机械设计作业题(全)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

ID:32643452

大小:146.88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4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_第1页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_第2页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_第3页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_第4页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作业题(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计算载荷Pea、名义载荷P和载荷系数K的关系式是,强度计算时应用02、稳定变应力的_种基本形式是、和循环变应力。3、当一零件受脉动循环变应力时,其平均应力是其最大应力的o4、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o5、影响零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有、、6、某钢材在无限寿命区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为〜=260MPa,若此钢材的循环基数N(尸5x105,指数加=9,则循环次数为30000次时的疲劳极限为。二、选择题1、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内容只限于.

2、(1)专用零件和部件;(2)在高速、高压、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以及尺寸特大或特小的通用零件和部件;(3)在普通工作条件下工作的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和部件;(4)标准化的零件和部件。2、下列四种叙述中是正确的。(1)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2)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3)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4)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3、机械零件的强度条件可以写成o<[s]r(1)此b]rsb]s/皿(2)t>[t]s°>[sLS「>M(3)r

3、t>[t]s°<□s「<[s]「4、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1)屈服极限;(2)疲劳极限;(3)强度极限:(4)弹性极限。5、变应力特性6和、Omin>6及「等五个参数中的任意来描述。(1)-个;(2)两个;(3)三个;(4)四个。7.在图示设计零件的皿一6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0N线与横轴间夹角0二45。,则该零件受的是o(1)非对称循环变应力;(2)静应力;(3)脉动循环变应力;(4)对称循环变应力;7.在题7图所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

4、ON线与横轴Z间的夹角0=90°吋,则该零件受的是o(1)脉动循环变应力;(2)对称循环变应力;(3)非对称循环变应力;(4)非稳定应力;三、简答题1、什么是静载荷?什么是变载荷?并举例说明2、稳定变应力的分类及其循环特性,几个变应力参量之间的关系?3、静应力下零件的强度判据有几种?分别是什么?4、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四、计算题一钢制零件crg=HQMPa6=40(cr_l=400MPa承受对称循环变应力,其criII>x=SOMFa,己知匚-165=0.81p=0.95N0=107,m=9o若取

5、许用安全系数[S]=1.5,试校核此否件的疲劳強度。第二章螺纹联接及轴毂联接一、选择题1、在常用的螺旋传动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1)三角形螺纹;(2)梯形螺纹;(3)锯齿形螺纹;(4)矩形螺纹;2、在常用的螺纹联接中,自锁性最好的螺纹是()。(1)三角形螺纹;(2)梯形螺纹;(3)锯齿形螺纹;(4)矩形螺纹;3、当两个被联接件不太厚时,宜采用()。(1)双头螺柱联接(2)螺栓联接(3)螺钉联接(4)紧定螺钉联接4、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O(1

6、)螺栓联接;(2)螺钉联接;(3)双头螺柱联接;(4)紧定螺钉联接;5、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R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1)螺栓联接;(2)螺钉联接;(3)双头螺柱联接;(4)紧定螺钉联接;6、在拧紧螺栓联接时,控制拧紧力矩有很多方法,例如()。(1)增加拧紧力;(2)增加扳手力臂;(3)使用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7、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之一是()。(1)增强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2)增加被联接件的刚性;(3)减小螺栓的刚性;8、有一汽缸盖螺栓联接,若汽缸内气体压力

7、在0〜2Mpa之间循环变化,则螺栓中的应力变化规律为()。(1)对称循环变应力;(2)脉动循环变应力;(3)非对称循环变应力;(4)非稳定循环变应力;9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紧螺栓联接,该联接中的螺栓()。(1)受剪切作用;(2)受拉伸作用;(3)受剪切和拉伸作用;(4)既可能受剪切乂可能受拉伸作用;10、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载荷靠()来传递。(1)结合面之间的摩擦力;(2)螺栓的剪切和挤压;(3)螺栓的剪切和被联接件的挤压;11、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

8、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对该组螺栓仍均采用和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1)外形美观;(2)购买方便;(3)便于加工和安装;12、当采用钱制孔用螺栓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受到()作用。(1)弯曲和挤压;(2)拉仲和剪切;(3)剪切和挤压;(4)扭转和弯曲;13、确定紧螺栓联接中拉仲和扭转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当量应力时,通常是按()来进行计算的。(1)第一强度理论;(2)第二强度理论;(3)第三强度理论;(4)第四强度理论;14、现有一单个螺栓联接,要求被联接件的结合而不分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