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

ID:32686905

大小:2.1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2-14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大气运动规律(教学案)-2019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1)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压线的判读。(2)典型地区气温、降水的特征与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分析。(3)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考查为主,综合题为辅。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等压线(面)图的判读。(2)以重点区域气候要素分布图为背景,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特点及成因。(3)以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削弱与

2、保温作用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2.原理应用(1)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二、大气运动规律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由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的特点:①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②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方向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呈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判读等压面关键要把握以

3、下几点:①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②风压关系:同一水平面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③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2.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及影响(1)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2)理解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①大气垂直上升,空气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大气垂直下沉,空气温度上升,天气晴朗,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②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受南北半球的西风带、东亚的东南季

4、风、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多降水;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天气较干燥,如受极地东风、信风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如果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带来充沛的降水,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海。)一、天气系统1.锋面系统图解(1)冷锋(2)暖锋【特别提醒】①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②锋面控制下多阴雨天气;③锋面雨带多分布在冷气团一侧。2.气旋与反气旋图解(北半球)3.锋面气旋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气旋与锋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南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的比较说明如下:北半球南半球风向F、G处为偏北风、E

5、、H处为偏南风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冷暖锋位置AB处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运动为冷锋,CD处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运动为暖锋AB处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运动为冷锋,CD处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运动为暖锋AB处锋面向E处移动,CDAB处锋面向F处移动,CD移动方向处锋面向G处移动处锋面向H处移动雨区根据冷暖锋判断雨区的位置,暖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区与锋后二、气候的成因与描述1.气候类型的成因(1)气候类型成因模式图(北半球)(2)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3)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2.气候的描述(1)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

6、类型,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候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2)分析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等。(3)分析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4)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雨热是否同期,光照强弱,气温日较差大小,热量和

7、降水的多少等。【拓展延伸】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如右图)(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①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

8、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