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

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

ID:32707902

大小:58.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4

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_第1页
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_第2页
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_第3页
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郊初中的困境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郊初中如何走出困境的一点思考兴化市西鲍中心校(初中部)王智才中国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近20年,但城郊初中学校却一直走不出“贫困”的阴影。我们城郊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城郊初中教育的困境及产生这一困境的原因(一)、学生辍学数量增加 优质生源流失严重近几年城郊初中学生流失越来越严重。就拿本校来说,2008年在校生人数为660多人,毕业生220多人;2009年在校生只有360多人,毕业生只有120多人;2010年和2011年在校生都只有250人左右。这种状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周边学校,如城东初中,西郊初中等都面临这一

2、共同现状。据笔者调查,学生的流失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因家庭变故而辍学。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父母死亡、离异、疾病、破产等意外变故而 ,这种情况很少。 第二,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现象,农村还很普遍。不少家长过早让女孩走上社会,不少女生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导致孩子不能继续接受教育,这种情况在初中和小学都有,但占的比率也不是很大。  第三,因自己不愿继续学习,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这种情况主要有四种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或严重偏科感到升学无望而辍学:二是受网络游戏等吸引而退学;三是认为读书无用而退学;四是因为丧失学习兴趣而退学。这

3、种情况主要集中在初中,所占的比率较大。  第四,因对原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满而转学。而优质生源基本流失到城区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去了。据初步调查,很多农村家长从小孩幼儿园开始就在城区就读了。所以形成了一方面城区学校、私立学校生源爆满,而一方面农村公办初中门前冷落,生源寥寥的奇怪现象。教育对象的大量流失,使得不少学校濒临倒闭,也使那些经济困难而无法转入私立学校,也无法到重点学校就读的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恶化,同时也加重了城郊子女的教育负担。(二)、办学观念滞后办学质量不高“加强素质教育减负增效提质”,江苏省“五严”规定。口号和政策不

4、断出来,这些都是很好的措施,跟过去题海战术,师生疲于奔命,不仅很科学化,甚4至显得很人性化。但笔者看来,这些口号、政策在农村初中并没有形成有效共鸣,尤其在农村家长面前,还显得比较苍白。家长所重视的是孩子的文化成绩,关心的是每次考试的学科总分,是能否考上四星级高中!结果形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学校执行省“五严”规定,还孩子时间,而家长却以为学校教育放松,把孩子送到不受“五严”限制的私立学校,就成了不二选择。但从我们教师来讲,我们所要做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师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我们广大老

5、师出了一道试题: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可操作的实际措施。但事实上,很多农村初中老师仅仅做到了“减负”,在增效、提质上面下的功夫还很不够,缺少探究精神。上面来了政策文件,往往作很浅表地解读,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结果师生“减负”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可以这么讲,现在有不少中年老师都感概:现在学生的成绩和教养都不如以前!应试教育我们反对,而素质教育却搞得又不到位。结果当然是“双输”了。(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是令所有城郊中小学校长郁闷的话题。自从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学校的发展

6、都存在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公用经费短缺。不少学校要承担校舍维修、教学用品、实验材料、水电费、环保费、试卷印刷、来人招待等十几项开支。经费的紧张导致许多学校举步维艰,不少学校的玻幕墙璃坏了都不舍得换。二、城郊初中教育,走出困境的出路城郊初中教育的困境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那么城郊初中,路在何方?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更新观念在有些政府官员的心目中,教育始终是一个累赘,特别是城郊基础教育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有些政府官员的心目中,教

7、育投资大、见效慢,不管花多大力气也不能给自己带来政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曾是各地政府官员的口号,但他们口惠而实不至,尽管这与地方财力普遍不足有关,但也与地方官员的思想认识密切相关。不少地方官员热衷于修广场、建雕塑,却舍不得向城郊基础教育投资。这种重形象、轻教育的现象绝不是少数,而是不少政府官员的共同观念。可以说,4城郊基础教育能否走出困境,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观念改变是一个关键。(二)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强城乡均衡教育   为改善城郊基础教育的落后状况,政府部门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比例关系,使教育经费投入在区

8、域上向农村倾斜,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比例上向义务教育倾斜,在城郊义务教育和城镇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上向城郊基础教育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使城郊基础教育走出困境。  (三)苦练内功,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管理出效益,管理促质量。城郊学校要以这次创建教育现代化市为契机,强化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