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ID:32723623

大小:6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5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市部分区202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始于A.夏禹B.夏启C.商汤D.商纣【答案】B【解析】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从而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収代。故答案为B项。夏禹时期实行禅让制,排除A项;C、D项不符合题干中“始于”的要求,均排除。2.《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下列制度最符合材料的是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

2、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因此分封制最符合材料信息,故答案为C项。宗法制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排除A项;皇帝制和郡县制是从秦朝开始实行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项。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派到地方的诸侯也可对下分封,从而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分封,西周诸侯与王室Z间的臣属关系更加明

3、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屮央集权制B.君主专制C.郡国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是中国人注重家族观念和血缘亲情,讲究忠孝观念,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与题干信息体现出的注重血缘亲情无关,排除A、B、C项。1.李白在《古风•秦王扫六合》中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合”是在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20年C.公元220年D.公元221年【

4、答案】A【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一一秦朝。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2.“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应是指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代推行三公九卿制C.宋朝实行的通判制D.元朝在全国设置行省【答案】A【解析】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故答案为A项。三公九卿制是屮央官制,排除B项;通判制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制度,排除C项;元朝的行省制不符合材料中“

5、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排除D项。3.秦朝中央最高官员和地方行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皇帝任命D.地方推荐【答案】C【解析】秦朝中央最高官员和地方行政长官均是由皇帝任命,故答案为C项。分封制下官员世代相袭,排除A项;科举制以考试选拔官员,排除B项;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向上推荐人才,排除D项。4.“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材料所评价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是A.汉朝察举制B.魏晋九品中正制C.隋朝科举制D.唐朝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隋朝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

6、,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克服了Z前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表明,所评价的选官制度是针对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而实行的新的选官制度,排除A、B项;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1.“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幼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A・汉武帝B.唐玄宗C.宋太祖D.明太祖【答案】D【解析】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因而于1380年废除宰相制度,并且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位皇帝在位时存在宰相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

7、除A、B、C项。2.《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二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特权得到保障C.平民利益得到维护D.邻里Z间要和睦相处【答案】A【解析】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从《十二铜表法》的规定来看,所有权人可以去邻地拾取橡果,反映出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答案为A项。《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不是针对特定群体,不能反映保障贵族学。特权或维护平民利益,排除B、C项;D项对材料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