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

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

ID:32725969

大小:6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_第1页
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_第2页
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_第3页
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_第4页
资源描述:

《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每个厌学的孩子都说有个讨厌的老师——六步赶走孩子的厌学情绪厌学事件回放:一年级的兜兜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每个老师都变得很“讨厌”:英语老师上课讲得太没意思,致使她根本听不进去!只能不停削铅笔,把两支新买的铅笔硬削成铅笔头了;语文课明明她都会了,每次都举手,可是老师总也不提问她!她一气之下不听了--画画!你猜怎么着?辛辛苦苦三十分钟画成的作品竟然被没收了!你说兜兜怎么能不心疼?数学老师更“讨厌”!讲的内容她都听不懂所以每天上课都昏昏欲睡,结果走神都要被罚站!你说兜兜的心情烦不烦?老师的批评成了豆妈豆爸的每周一歌,每天规律的响起,兜兜回家抱怨:“我快烦死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这

2、么烦!”豆爸豆妈想讲大道理啊——可话未出口兜兜同学就警惕性的瞪圆眼睛:“别想骗我!您都是一伙的!”每一个厌学的孩子都说有个讨厌的老师。孩子厌学、抵触老师怎么办?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孩子免不了会遇到各种不适应。作为家长不要急着插手:说教,他们听不进去;打骂,孩子会不服气;报辅导班,还为时尚早。试着心平气和的先问孩子几个问题,蹲下身,站在孩子的视角,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跟随孩子的思维方式,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难题自会迎刃而解。一、允许孩子描述、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即便是显而易见、天马行空的无稽之谈,请让他把话说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部分的爸妈会习惯性的下判断:“老师都说了

3、···你还不承认!”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即使真的是他的错,让孩子有机会说话,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豆妈妈很镇定的安抚兜兜:“孩子你这话可不对啊!你是妈妈唯一的宝贝,妈妈怎么会不帮你呢?”兜兜将信将疑试试看:“妈妈,你真的不打我也不骂我?”“为什么要批评你呢?!”豆妈妈抛砖引玉。兜兜胆怯的小声哼唧:“因为我上语文课画画了,”兜兜警觉的瞥一眼妈妈,赶紧补充说,“可是那也不能怪我啊!陈老师上课总是不提问我!我都会了!举手举的我胳膊都酸了!她就跟没看到一样!我就很烦她!我再也不想上语文课了!再也不举手了!”事情的经过很简

4、单,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只是客观事实,但是每个孩子主观的感受不同,因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无所谓是非对错。他们需要的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甚至是发泄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心情就会平静很多。不要在他情绪激动、逆反的时候制止他,或者试图即时说服他,他听不进去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孩子可以冷静思考的时候再表达我们的意见也不迟。二、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设想各种解决办法及其带来的结果,家长不做批评或判断。“那你说陈老师应该怎么办啊?”豆妈妈明知故问,其实不用问也可以知道兜兜的答案,他希望老师一直注视着

5、自己。“我举手了老师就应该让我回答问题!”兜兜回答的理直气壮。“那别的同学也举手了怎么办呢?陈老师一定也很为难。”兜兜蹙着小眉头陷入沉思:是啊,有35个同学呢!每次叫谁好呢?兜兜想好了:“我要是老师,我就叫我的朋友!不叫那些调皮的、打架的、欺负我的孩子!”“哦,有道理,那你是老师的好朋友吗?平时调皮捣蛋、打架迟到、上课做小动作的有没有你?”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角色扮演的游戏,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可行的、不切实际的、幼稚的……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都清楚的知道是

6、自己错了,只是在狡辩而已。不排除有个别孩子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兜兜,你喜欢看《甜甜私房猫》,那我们说一下小奇吧!从猫的角度看,它只是好奇盒子里有什么东西散发香气,只是爪子痒痒就随便抓抓;但是从人的角度看呢?小奇(猫的名字)的好奇心、调皮,打翻了阳平的生日蛋糕,抓坏了爸爸最贵的牛仔裤和家里的沙发···看世界的角度不同结果肯定不同啊。所以老师想的肯定跟你不一样你觉得呢?”三、让孩子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并且尊重孩子的决定。“妈妈,下个星期我一定会很努力认真听讲!但是我还是觉得我有点儿做不到!不过,语文课我要表

7、现的比其他课更好一些!”兜兜忽然士气高涨、精神振奋的表态。“对啊!想让别人关注你重视你,你就先尊重别人。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你们有35个同学,老师不可能给每个人机会,第一呢,你要做好给自己赢得机遇;第二呢,如果仍旧没有机会也不要紧,人要学会等待,要坚守自己的承诺;第三,即便一直没有机会也不必为此自暴自弃,学习是为自己,又不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不值得为了什么外界原因厌学。好了,妈妈举双手支持你的决定!”即使孩子的抉择不是家长期望的结果,家长也一定要言而有信,只有不偏离正常的轨道,就支持她。不能先征询他的决定,而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