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

ID:32744167

大小:1.58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5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_第1页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_第2页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_第3页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_第4页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_第5页
资源描述:

《謝明文: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06談談金文中宋人所謂“觶”的自名*本文受到2013年復旦大學新進校青年教師科研啟動資助項目“商周金文字詞考釋”(批准號JJH3148005)的資助。(首發)謝明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年6月湖北隨州市淅河鎮蔣寨村葉家山西周墓地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的觶(出土時觶內附斗),蓋、器同銘,分別作“”、“”,其中器銘有一字被補丁毀壞(《文物》2011年11期

2、第51頁圖79.3、10)。關於該銘文,發掘簡報釋作“且(祖)南獸乍(作)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11年第11期第31頁。,《銘圖》10574等把“獸”改釋作“雚”,把整個銘文釋作“且(祖)南雚乍(作)寶”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19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401頁。。《禮樂漢東》亦把“獸”改釋作“雚”深圳博物館、隨州博物館編:《禮樂漢東—湖北隨州出土周代青銅器精華》,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08頁。。該觶器銘後來

3、又著錄於《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地》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編,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199頁。,周忠兵先生據之釋作“乍(作)寶瓚彝(?)”,認爲“瓚”可讀爲“祼”,是用來說明青銅觶的功用主要是用於祼禮,它與卣一樣,都是用來盛鬯酒而非飲酒器。該觶出土時所附斗應即用來挹取觶中的鬯酒周忠兵:《釋甲骨文中的“觶”》,《古文字研究》第30輯,中華書局,2014年9月,第64頁。。我們認爲“雚”、“瓚”的改釋以及“瓚”讀爲“祼”的意見可從金文中“瓚”、“祼”相通多見,參看拙文《試說商周

4、古文字中的“”》(未刊稿)。,蓋銘“瓚”字與器銘“瓚”字相比,只是前者上下兩部分筆劃斷開而已收稿日期:2014年12月25日發佈日期:2014年12月25日頁碼:14/14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06關於“瓚”字的構形以及它在甲骨金文中的演變可參看方稚松:《釋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中的瓚、祼及相關諸字》,《中原文物》,2007年第1期第83-87頁。觶銘之“瓚”,有些研究者根據“且(祖)南”的

5、釋法,把它與“南公”聯繫起來,此乃誤上加誤,完全不可信。。《合集》27456正+《合補》10222正劉影:甲骨新綴第181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4年08月10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4233.html上面有“其示瓚”之語,其中“瓚”原作“”、“”,其寫法與器銘“瓚”字寫法基本相同。觶銘“瓚”字頭部作“”形,類似寫法亦見於“”(郳公鎛,《古文字研究》29輯第397頁)以及“”(散氏盤,《集成》10176)等所從瓚旁。上引觶銘對

6、宋人所謂觶這類器物的定名研究非常重要,但由於舊沒有得到正確的釋讀,故其重要性一直被研究者忽視。我們認爲整個銘文應該釋作“乍(作)寶瓚(祼)雚(鑵)”。現在一般稱爲觶的青銅器,其名來源於宋人(《博古圖錄》卷16),至於將此類青銅器稱爲“觶”的根據是什麼,我們並不清楚。宋人所謂青銅觶這類器物,其器形特徵是:橫截面多爲圓形或橢圓形,敞口,束頸、鼓腹較深,腹徑略大於口徑,下有較高圈足,有的有蓋。朱鳳瀚先生曾認爲:“宋人所名之觶出現於殷代中期,通行至西周早期,西周早期以後即罕見,所以東周禮書中經常出現作爲飲酒禮器的觶

7、似不大可能即是宋人名其爲觶的銅器。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51頁。”宋人對青銅器的命名,有時候並不準確,如宋人定名爲“觚”的那類器物,根據新出資料中它所帶自名來看,實應命名爲“銅”參看吳鎮烽:《內史亳豐同德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2期,第30-33頁;王占奎:《讀金隨劄——內史亳同》,《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2期,第34-39頁。收稿日期:2014年12月25日發佈日期:2014年12月25日頁碼:14/14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8、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06。那麼宋人對青銅觶的命名是否準確呢?兩周銅器中所謂觶是否帶有自名呢?其具體情形又如何?下面我們就來討論這些問題。從西周金文看,所謂觶罕見帶自名。研究者提及西周金文中所謂觶帶自名的例子見於進觶(《文物》1986年1期14頁圖32.33,《集成》09594,《銘圖》10860),此器或稱爲壺,研究者已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