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ID:3274909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_第1页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_第2页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_第3页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_第4页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题A卷(初一、初二组)温馨提示:本试卷共6页,9个大题,31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答案做在答题卷上。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0分)一、文学文化常识(18分)1.4月23日,是《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和《哈姆雷特》作者(英国)▲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2分)2.“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的作者是(▲)。(2分)A.拜伦B.雪莱C.泰戈尔D.普希金3.曾获鲁迅文

2、学奖的散文作品《我的家在哪里》《赋得永久的悔》《山居笔记》作者分别是▲、▲、▲。(3分) 4.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3分)5.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小说的人物姓名。(4分)▲醉打蒋门神▲大战流沙河▲单刀赴会▲焚烧诗稿6.根据古今文化常识,说说下列加点词具体指代什么。(4分)①连中三元▲②奖率三军▲③三皇五帝▲④三春不如一秋忙▲二、诗文填空(12分)7.花草无语人有意。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请填出诗文名句。(8分)①菊花里有陶渊明

3、的隐士情怀:▲,▲。②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③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④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节日,分别写出连续的两句。(4分)①清明:▲②七夕:▲③重阳:▲6/6第二部分:阅读理解(70分)三、阅读《使至塞上》,完成答题。(6分)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单车欲

4、问边”:“单车”,指轻车简从;“问边”,指去慰问边塞将士。B.“征蓬出汉塞”:“征蓬”,是随风飘飞的蓬草。以此自比这次出塞很轻松。C.“归雁入胡天”:写自己象振翅北飞的“归雁”进入“胡天”,暗示早春出行。D.“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候骑”,为侦察兵;“都户”,为边关统帅。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作简要赏析(100字左右)。(4分)四、阅读《鹦鹉灭火》,完成答题。(8分)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

5、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飞集他山②鹦鹉遥见③吾尝侨是山④天神嘉其义12.鹦鹉为什么“入水濡羽,飞而洒之”?(依据原文写出大意)(2分)13.说说这则寓言对你的启示。(2分)五、阅读《哀溺文序》,完成答题。(12分)哀溺文序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

6、,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6/6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④益怠15.“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2分)A.其中有个流氓比平常更用力地划水。 B.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速度却不如普通人。C.其

7、中一个人无法像平常那样划水前进。 D.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進不了多少。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①身且死,何以货为?②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17.作者借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六、阅读《书的发展史》,完成答题。(6分)书的发展史书,从古到今正漫步向我们走来,龟甲上的字可以说是的书,成卷的竹木简是的书,丝质的帛书是的书,我们用的纸书是的书,而今的电子书,可以说是容量的书,它可以藏下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书的雏形是甲骨文(三千多年以前,殷商时代)。它的发展从古代的竹简、木牍(

8、两千多年前,战国和秦汉),帛书(春秋末期),手抄纸书(东汉),雕版书(唐代),活字印刷的书(宋朝庆历年间)到近代的形形色色的书(油印、石印、铅印、胶板彩印、影印、静电复印等),直至现在的“会说话的书”、“会活动的书”等等。从古代的书籍来看,“帛书”的出现与丝绸业(纺织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联;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于是出现了“手抄书”、“雕版印刷”的书、“活字印刷”的书。从近代的书籍来看,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和印刷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