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

ID:32757449

大小:92.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_第1页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_第2页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_第3页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_第4页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x选择题1.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2.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常言说“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A.熔点高B.延展性好C.有金属光泽D.化学性质稳定3.(2014-天津)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铜在空气屮加热时,产生白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

2、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4.从“南海I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中发现: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说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金、铜、铁B.铁、金、铜C.铜、铁、金D.铁、铜、金5.(2014-湖南株洲)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甘g冋znn,A.C+CO72COAv△A.CO+CuOC11+CO2B.2Na+2H2O=2NaOH+H2TC.Cu+4HNO3(浓)=Cu(NO3)2+2NO2T+2H2O1.(2014•湖南株洲)下图是X、Y、Z、W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据

3、此判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w破和微痛……x咬歼抖动……、临发无损……z大哭跳动——・)A.XB.YC.ZD.W2.(2014-湖北鄂州)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市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3.(多选题)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B.ZnChC.CuCl2D.MgSO44.把

4、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市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溶液的质量增加。以上叙述中准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A.①②③④1.W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ag氢气,W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bg红气,则a与b的关系是()A.a>bB.a

5、3)生铁浸泡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3.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C、D是单质,C为钢的主要成分。试回答:(1)A、D的化学式是:A,Do(2)请写出C—B和C+D—E的化学方程式:C-*B:;C+D—>E:o4.(201牛江西)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探允。[知识回顾]能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有:①水电解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讨论交流]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该反应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収氢气。[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种物质更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2mL稀2mL

6、稀毓酸n]等大小等大小LI等大小F的镁片尹的铁片斯的锌片ARC[分析与结论]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缓慢产生少量气泡反应速率过慢,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C较快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通过实验得出,适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0[知识拓展](1)确定实验室制収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的快慢、收集的难易、等。(2)用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制得的气体中可能会增加的杂质为o1.(2014-广东汕尾)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屮铜的质量

7、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合金。(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O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O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作业21.D2.D1.C2.D3.C4.B5.C6.BD7.D8.A9.⑴合金(2)铜(或Cu)碳(或C)⑶Fe+2HCl=FeCl2+H2t置换反应10.(1)H2OO2点燃(2)Fe+2HC1=FeCl2+H21(或Fe+H2SO4=FeSO4+H21)3Fe+2O2Fe3O4通电13•[讨论交流]2H2O2H2T+O2T

8、[分析与结论]实验序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