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

ID:32762049

大小:86.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5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_第1页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_第2页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_第3页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_第4页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文科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数学试题(文科》参考公式:独立性检验K?公式及参照值表:K1・11・—I—iB.1222=畑-bc$(a+b)(c+d)(a+c)(b+d)P(K2>k)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M={xeR-3

2、<},N={xeZ-

3、则MuN"的否命题为A.若MuN,则MoN=NC.若MON,则MoN$N5.复数z=—的共轨复数是l-lA.线段B.双曲线的一支C.圆5.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A=+2(/为参数),则曲线C表示的是()D.射线6.甲要从A地到达G地,有多种不同的路径可以选择,箭头上的数字表示从一地到另一地所需要的时间(小时),中间停留时间忽略不计,则甲要从A地到底G地所需最短时间是()B.13C.15D.178设戶=+++,则10g21110g311log411log511人A.0

4、T,D是〃C边的中点,AE±ADfAE交CB的延长线与E,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AAED^AACBB・AEB^ACDC.BAE^ACED.AAEC^ADACD.3

5、^

6、B.2RJC・41t.

7、)Be11.如图,圆O的直径AB=6,C为圆周上一点,BC=3,过C作圆的切线/,过A作/的垂线AD,垂足为D,则ZDAC等于(71717171A•—B•—C.—D.—1246312.把正整数按下图所示规律排序,则从2011到

8、2013的箭头方向依次5f69-^10•—!MiA.»12-r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读下面的流程图,若输入的值为-5时,输出的结果是14•在极坐标系中,若A(吟,则肿=—15.若命题:/?,兀2+(a_l)x+lv0是假命题,则实数Q的取值范围为16.观察下列等式:13+23=313+23+33=63,卩+23+33+43=10根据上述规律,第五个等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

9、z,"为复数,(l+3z)z为实数,0)=亠,且

10、。=5应,求血.2+z1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过点C的圆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E点,证明:(I)ZACE=ZBCD(II)BC2=BETCD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p:-2<%<10,(7:x2-2x4-l-m2<0(/7:>0),若「〃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加的取值范围.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1,以极点为顶点,极轴为兀轴的正半轴简历平面直x=1+丄角坐标系,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2(/为参数).cV3y=2+——tV2(I)写出

11、直线/与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Y(II)设曲线C经过伸缩变换/'得到曲线C',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为=yM(x,y),求x+2V5y的最小值15.(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作业量多少的调查,喜欢电脑游戏的同学认为作业多的有18人,认为作业不多的有9人,不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认为作业多的有8人,认为作业不多的15人.(I)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x2的列联表;(II)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喜欢玩电脑游戏与作业量的有多少有关系?15.(本小题满分12分)X—JVX—A?设/⑴=。+Q,g

12、(x)=a~a(a>0,且ghI)(I)请推测g(5)能否用/⑵,/⑶,g⑵,g(3)来表示?(II)如果(I)中获得了一个结论,请你推测能否将其推广,并说明理由.承德市联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