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

ID:32784288

大小:56.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_第1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_第2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_第3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_第4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①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岀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③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三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三千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象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来回1200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④“戈壁三杰”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

2、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⑤别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抹抹绿色的点缀,大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来更多伤感的泪水。③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械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

3、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悲壮地倒下了,给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贵的遗迹。站着的,仍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尊容。人类从这里看到的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遥想若干年前,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来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在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④然

4、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⑤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来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上面均有一丛挺直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形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③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则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

5、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来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又有一丛丛红柳成长起来。④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人肤的戈壁滩。⑩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

6、义。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但却生长着骆驼刺、胡杨树和红柳,可见这三种植物生命力之顽强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B.作者在第⑤段中综合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骆驼刺的坚挺、毫不屈服,表达自己对骆驼刺的敬仰、赞美之情。C.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本是安静的植物,但作者却赋予它们以动态美,可见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程度之深现代文阅读答案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王祖远。D.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了红柳木,因为红柳木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E.纵观全文,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7、句式变化多样是本文一个重要特色,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对大自然观察之细致。13.文章第①段和第③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答:1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一种巨大的力量”指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答:12.选B、D.不屈和高贵的生命都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爱情等都可能会不顺利,人生也会陷入绝境,但不必悲观,不要绝望,只要一息尚存,一切都会好起来,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