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

ID:32793394

大小:3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15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_第1页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_第2页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_第3页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_第4页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有品德地新一代革命军人(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以德立身做新一代革命军人2014年10月30日,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新一代革命军人,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今天,我重点围绕“有品德”与大家进行交流。首先看课件,图片上的两个人是黄旭华和刘胜兰,他们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虽然颁奖典礼过去整整一年了,但我却久久不能忘怀,我有时在想,是什么支配他们做出了这种伟大的壮举?答案是“品德”。因为有誓言无声的品德,让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默默的投身中国核潜艇事业;因为有大爱无疆的品德,让刘盛兰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习主席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有品

2、德,是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道德情操,是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本色要求。我们要把有品德作为立身做人、履职尽责的基础,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下面,我就以《情趣高尚、品行端正,做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题,跟大家作一交流。一、有品德是践行强军目标必备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历来强调崇德修身,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脍炙人口的《三字经》;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等古典名录。而军人以品德立身的经典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从岳飞“精忠报国

3、”的正义凛然到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大气豪迈,从陈毅“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责任担当到雷锋“把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无私情怀等等。这些一面面飘扬的道德旗帜、一座座耸立的人格丰碑,说明了良好的品德,是做人之根、成事之基,是合格军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新一代革命军人,更应清醒认识立德为先、以德成志的重大现实意义。(一)有品德是立身做人、当兵为官的准则。古语讲:“德者,本也。”意思是说,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德立人,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成为普遍认同、倍受尊崇的道德标准。精彩文档实用

4、标准文案现实中,我们也感到,一个人品德修养如何,直接决定着他为人处事的标准怎么样。大家知道,周总理逝世的时候,联合国降半旗致哀。周总理是政府首脑,不是元首。当时,在联合国降半旗的时候,有些国家的代表提出异议: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降半旗,这在联合国还是第一次,以后各国政府首脑去世的时候是不是都要降半旗?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先生就在联合国总部大厦里这样说,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的人口有10亿,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政府首脑如果能做到其

5、中一条,联合国总部就为他降半旗。这时,联合国所有代表都折服了,为失去世界伟人周恩来半旗垂落,低头默哀。这就是人格的魅力,而这种人格的魅力,源自于高尚的品德修养。青年官兵常常面对生与死、得与失、苦与乐、义与利、法与情的现实挑战,这既是检验军人品德的“试金石”,也是锤炼军人品德的“磨刀石”。如果没有道德约束,难免经不住考验、作出错误选择,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只有按照有品德的标准规范举止、匡正追求,才能保证不迷航、不偏向,始终行稳致远。(二)有品德是全面发展、成长进步的基石。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后,全国观众拍手叫好,在军营也一度引发“许三多”热潮。

6、其实,我们只是在为许三多的成功点赞,却忽视了许三多背后的品德力量。比如“不抛弃不放弃”是对待困难的品德、“现在混日子、将来日子混你”是对待生活的品德、“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就会出问题”是对待自身的品德、“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是对待人生的品德。有网友这样评论说:许三多既是中国军人的品德标准,也是普通公民做人做事的品德楷模。《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不养大德,也许可成一时之功,但难成长远之业。古语讲:“富润屋、德润身”。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事实证明,品德是成功成才的通行证,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只有立

7、德为先、以德服人,才能真正得到组织信任和群众口碑,获得干事创业的更好平台,干出更大工作成绩、实现更大发展进步。(三)有品德是保持本色、树好形象的保证。习主席上任之初就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数事实证明,军人和人民群众,好比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为人民服务是我军亘古不变的宗旨和品德,是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宝贵财富。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就是从我军不吃百姓一个苹果、宁可露宿街头也不进民宅、为人民利益而不惜献出生命等具体行动上,接受并爱戴这支军队的。1943年,苏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四连的82名干部战士,奉命

8、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牵制阻击扫荡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英烈,不仅人人戴了三个月的黑纱,还挑选出了82名优秀子弟送到四连。“最后一粒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