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

ID:32799219

大小:55.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_第1页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_第2页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影响分析长兴县人民医院【屮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4868(2016)6【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病人2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和B组(单纯丙泊酚组)。两组均无明显麻醉禁忌症签定知情同意书。观察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心率、血压、spo2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抑制率、肢动率和术

2、屮知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屮能有效减少检查过程屮肢动和患者术屮知晓率,能更好的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的眼、手,已经做到“无孔不入”的境界,但治疗性内镜检查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不适,尤其是不配合的儿童、高血压病患者、冠心病或者脑血管疾病患者等。许多患者由于惧怕内镜检查的痛苦而放弃诊治,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病人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大家共同追求

3、的目标。无痛胃肠镜就是在这种要求下诞生的。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诊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0例患者,男156例,女124例;年龄16・81岁;体重19-91kg;ASA分级1・2级;胃镜127例,肠镜83例,胃肠镜同时检查70例。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和B组(单纯丙泊酚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观察指标观察

4、麻醉前、中、后三个阶段患者的心率、血压、spo2变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1.3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检查后HR、BP、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HR、BP、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lo3.讨论无痛胃肠镜诊治技术是由麻醉医生用一种新型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短暂的唾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肠镜检查。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能苏醒。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燥动引起的机械

5、损伤、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经造成屏气、血压、心率改变等带来的机体影响。使许多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在内镜下治疗就可以了。即免受手术之苦又节省了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吋间。由于芬太尼、异丙酚静脉注射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且它们起效快、恢复快、半衰期短、可控性强、体内无积蓄,病人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很快进入鼾睡状态且环咽肌较松弛有助于内镜推进。丙泊酚对循环有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压下降、降低颅内压和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弱,因此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既减轻了注射时的疼痛感,又能产生很好的镇痛镇静作用,还能有效缓解和预防心律失

6、常的发生。常用剂量不会引起呼吸抑制,还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使患者很快苏醒。选择做无痛胃镜或肠镜检查前患者一定要将自己的健康状况详细如实地告诉医生。另外麻药剂量的配备是麻醉师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等情况来定的。而内镜检查结束患者很快就会苏醒在刚刚苏醒吋可能会有头重脚轻、头晕等症状需休息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参考文献][1]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5-297.[2]袁荷梅•异丙酚静脉麻醉施行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与教育,2010,13(9):170

7、.【3】庞家武,黄永昌,蒙春霞•无痛胃镜126例临床研究[j].华夏医学,2009,19(8):1217-1218.[4]李冠小剂量瑞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0(10):476-477【5】黄晓波,陈江山,姚文建等•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9):538-540.[6]陈萍•无痛胃肠镜检查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09,19(14):18-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