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

ID:32805706

大小:55.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_第1页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_第2页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_第3页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浅析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周梅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笔者认为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分析错误来发现学牛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第二、错误的木身从另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牛掌握知识的过程;第三、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牛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木文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形成原因和如何克服解题错误做一个简要分析。一、初中学牛解题错误的原因1>小学数学对初中牛学习数学的影响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小学时期学习数学形成的思维会阻碍他们学习代数知识,使其

2、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2、概念性理解错误概念是学牛思维的基木形式,是学牛做题的基木依据。学牛在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对概念、规律的内容认识不清或不能正确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而产牛的一系列错误就是概念性错误。比如:在平方根的学习后,计算的平方根。学牛多数计算为8或者8。这两种错误都属于概念性错误。3、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影响随着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数学知识木身也会前后互相影响4、思维定势性错误思维定势有正负之分,正面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学习的进行,负面的思维定势则会将思维者的思路引入歧途,或导致呆板的思考。导致解题错误或不能解题。5、心理性错误问题学牛虽然具备了解决数学问题必备知识

3、和技能,但由于某些心理因素,在考试中,由于过分的焦虑与紧张情绪,在考试开始阶段出现暂吋思维障碍,导致简单题产生轻敌,复杂题烦躁导致错误。二、正确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岀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垂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运算法

4、则、运算顺序,而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但后者对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却更为重要。总之,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会对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事实上,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教师应该做到:1、要通过反例或启发等途径暴露矛盾,引发当事者自我反省。直接奉送正确答案的做法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毕竟学生不是一个可以直接塞进各种真理的容器。2、要正面指出错误的地方,具体分析错误的性质,使得当事者不仅知道“最后结果”错了,而且知道从哪一步开始出错,是错在知识上、逻辑上、还是心理上,笼笼统统地归结为

5、“双基”不过关未必恰当,埋怨的情绪或过激的言词更不可取。3、作为对错解的对比、补救或纠正,给出正确解法是绝对必要的。但笔者建议,尽可能直接在原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学生体会并学会“怎样改正错误”。例如:因式分解x4・y4,犬部分学生分解为(x2+y2)(x2・y2),错在什么地方呢,原来(x2-y2)还可以继续分解,正确答案是x4-y4=(x2+y2)(x+y)(x-y),通过这个例了使学生对“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一定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三、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方法学生不能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产生解题错误,表明其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干扰。因此,

6、减少初中解题错误的方法是预防和排除干扰。为此,要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1、防患于未然一一课前应预见错误预防错误的发生,是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方法。讲课之前,教师只有能预见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产生的错误,才能够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和区分,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因此备课吋,要仔细研究教科书正文中的防错文字、例题后的注意、小结与复习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同吋还要揣摸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过程,让学生预先明了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而未查觉,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不仅影响当吋的学习,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预见错误并有

7、效防范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2、传道解惑一一课内针对性讲解在课内讲解吋,要对备课中预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讲解。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吋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针对性讲解,总之,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总结,学会利用而口要使学生学会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