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依法治国》教案

《认识依法治国》教案

ID:32818045

大小:56.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认识依法治国》教案_第1页
《认识依法治国》教案_第2页
《认识依法治国》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认识依法治国》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依法治国》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及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2、增强守法的意识。3、懂得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重难点1、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2、难点: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春秋吋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可怜的告发人被

2、揪岀去杀了。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教师: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受“家天下”思想的影响,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现在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依法治国》。一、生活离不开法。1、你说我说大家说:用线将下列我们的生活与所对应的相关法律连起來。上学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就业劳动法结婚甥记婚姻法驾驶车辆道路交通安全法上饭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摸彩票中奖民法、税法教师小结: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2、感悟体验。仔细观察文本插图,比较并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谈自己的感想。教师:

3、这说明了遵守家规、校规、公共场所活动规矩的重要性。3、名言阅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一王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说明了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4、阅读文本,梳理知识点。(1)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核心、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3)坚持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依法治国?教师:依法治国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人民群众、法是宪法、核心是依宪治国)材料阅读。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

4、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和200多件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建成,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材料二: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

5、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材料三:方工51岁,职务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主要事迹有:主办和参与过近3000件刑事案件的审查和起诉工作,无一错案。先后主持经办了成克杰、李纪周受贿案等大要案的公诉工作。材料四:胡长清的主要违纪违法事实有:经济上贪得无厌,利用职权便利及影响,大肆索贿受贿。胡长清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权便利及影响,采取向有关部门负责人批条子、打招呼、下指令等手段,通过为他人解决贷款、建筑工程项目、营业执照、赴港定居、汽车过户等问题,多次收受、索要贿赂

6、。从1997年至1999年7月,共计收受、索要周雪华(私营企业主,已被捕)等8人人民币153万元、港币75万元、美金3.5万元,以及价值140多万元的高级手表、钻戒等贵重物品。胡长清道徳败坏,生活腐化、堕落,情节恶劣。探究:1、以上的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什么重要意义?教师:社会没有法不幸,那么有法就万事打大吉了吗?不是,还必须有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二、道德与法律的紧相连。1、案例探究《被告山杠爷》。思考:(1)山杠爷被依法逮捕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为山杠爷鸣不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生重演?教师:山杠爷

7、不懂得加强道德建设,不懂得要依法办事,说明普法;村民也是法盲,也耍普法。总之,说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学生阅读文本,概括二者的关系。教师:二者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三、课堂小结。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要树立法的意识,做守法的公民,同时,我们也要以德治国,把二者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