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

ID:32825288

大小:60.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_第1页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_第2页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_第3页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第15卷第2期2006年4月淮阴工学院学报JournalofHuaiyinlnstituteofTechnologyVol」5No.2Apr.2006浅论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秦菊英(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系,江苏淮安223001)摘要:徐悲鸿绘画的美学思想是其绘画中所蕴涵的精髓,求真,倡善,尚美是他的美学思想川的主旨,探询徐悲鸿绘画思想的根本动因和美学观点,有助于对徐悲鸿作品屮展现的美学思想进行再认识.关键词:徐悲鸿;美学思想;求真;倡善;尚美中图分类号:J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1009—7961

2、(2006)02—0049-03OntheEstheticalThinkinginXuBei——hong〜DrawingQINJu一ying(DepartmentofDesignandArt,HuaiyinInstituteofIechnology.HuaianJiangsu223001,China)Abstract:XuBe-inggestheticsthoughtistheessencecontainedinhisdrawing.Hismajorideaispursuingthetruth.proposingkind

3、nessandsinginghighpraiseofbeauty.Thisarticlemadeananalysisfromlherespectoftheestheticsviewpoint^thebasicreasonandtheestheticsthoughtscontainedinhisdrawing.Keywords:XuBeihong;estheticalthinking;pursuethetruth;proposekindness;singshighpraiseofbeauty中外历史上都曾存在着两种艺术的争

4、论,在国外,是为人生而艺术(社会的艺术),还是为艺术而艺术(艺术的艺术);在中国是成教化助人伦的画,还是无为而为的画.从社会学的观点看,无疑应该提侣为人生而艺术,提倡社会的艺术;从美学的角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或无为而为的艺术,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作为人类情绪冲动一种向外的表现,肯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因为情绪的熏陶是艺术品用以感染大众的最重要的手段.徐悲鸿执着忠实地抨卫着”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人生观,他坚信”艺术是与生活的表现有关联的,研究艺术不能离开生活不管,"他说中国的美术"从古昔到现在我国画家都忽略了表现牛活的描

5、写,只专注意山水,人物,鸟兽,花卉等抽象艺术,或辜仿古人的作品,只是专讲唯美主义』他承认"当然艺术最重要的原质是美,可是不能单独讲求美而忽略了真和善,'徐悲鸿认为人物最能表现现实生活,为社会服务,因此,他改良中国画首倡人物画.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是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根本动因•”惟妙惟肖;'妙之不肖者乃为至肖"是徐悲鸿写实主义造型美学观的基本点•他反复强调:''艺术有三大原则,即真善美是也并且认为”真者精诚之至也,此不必多提.现所欲言者,则艺术两大原则,惟,美,与,善,,此二者有包含'造物'与'人生'.造物与大自然

6、Z间,则'美'也.体会人生则'善'也.中国艺术偏重于'美',而少于'善…对”善"的定义,徐悲鸿有进步的解释”内容者,往往屈于'善'之表现.而为美术者,其最重要Z精神,恒属于形式,不尽属于内容•如浑然天成之诗,不必定依动人之题,反而如画虎不成,则必贻讥大雅.故美术恒有两种趋向,一偏于善(则必选择内容),一偏于美(全不计内容)2徐悲鸿作品中展现的美学思想从徐悲鸿的创作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既重绘画的思想境界,又重形象的塑造.徐悲鸿长于画马,在民间,徐悲鸿的马似乎即是徐悲鸿绘画的标志•他一扫万古凡马,在马的塑造上既重写实收稿日期

7、:2005—11—11;修改H期:2006—01一09作者简介:秦菊英(1972—),女,江苏苏州人冻南大学艺术传播系在读博士.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粧的造型,又赋予人格魅力和时代精神.同时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意念.徐悲鸿的马,已经超脱了动物本身的意义,他反映了艺术家对生活,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看法,寄予着作者深刻的艺术观从而映证了创作者明察洞悉的世界观.徐悲鸿长于画马,而他画狮不逊于画马.他画的狮子威猛生动,沉雄悲壮.那跃然纸上的形象仿佛根本不是狮,而分明是迷茫里追索的作者,苦难屮挣扎的祖国;狮子灵动愤怒的眼神,分明在

8、诉说着人生际遇的哀苦,祖国命运的多劫.成于1930年的《狮》虽威然伏地,但眼神里充满忧郁和困顿.1934年的《新生命活跃起来》充满动感和力量,是浪漫主义的杰作,时值日本侵略中国的年代,画幅的构思更具巨大感召意义.雄狮腾空飞跃,冲向前方,磅礴的气势,巨大的力量势不可挡!作者寄希望于新生命的活跃,以拯救民族于危亡,那种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