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ID:32826366

大小:56.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年会参评论文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姓名:陈亚军单位名称:云溪区路口镇长岭小学联系电话:13786022269浅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新课稈以落实教改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会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木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牛动活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丰富课堂,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教师要

2、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几何图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声情并茂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缩小学生与文字教材的距离,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成功地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就需要有信息技术这样的一座桥梁。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几何图形”教学中,

3、将声、像、图、文、动画有机地结合,有效地实现对图形进行割、补、拼的发展变化过程,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攻克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化难为易。学生学习一个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过程。同时,还存在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有利于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

4、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图形与几何”教学领域的整合、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教师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让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领域发挥最大的效益。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是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关键,利用实物展示等传统教学方法总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切就简单多了。先将圆进行切割,分成4等份,然后拼接,看不出来是长方形,那就继续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当我们把圆分成32等份的时候。我们发现拼后的图形就

5、比较接近长方形了。如果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了。这时候观察比较,原来的圆形和所拼图形相比较只是形状变了,但面积没变。而且发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圆的周长二2兀“所以圆周长的一半二兀“又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所以圆的面积=JirXr=nr2o在操作中实施转化,既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动态直观的转化过程有效地突出了重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用量角器量角是教学的难点。因为画角实际上是在量角器上“找”现在的角,而量

6、角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一些,不仅只是“找”的问题,还是对应、方位等操作性技能技巧问题,加上量角器本身有内、外圈两个方向的刻度,什么情况用内刻度方便,什么情况用外刻度合适,让学生观察,一步步地讲解,对学生一个个进行具体指导,往往造成耗时、效果不佳。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设计教学,通过演示,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演示的量角过程,特别是具体操作中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的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以及如何使用内圈、外圈的刻度等问题迎刃而解。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如何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效果更加明显。学生能亲眼看到教师是如何

7、进行旋转,把它们变成标准位置的角,然后再使用量角器来度量,它对于学生的书面练习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能使学生处于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他们的思维将随着教学情景向外发散,智慧的火花被不断引爆。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这一优势,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力,拓展学生思路,优化学生思维过程。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体积的整理复习》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底面直径是40厘米的圆柱容器中

8、,水深12厘米,把一铁块沉入水中完全浸没后,水面上升了5厘米。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道题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演示:先在12厘米的水深处用红线标记,铁块放入后,水平面上升超过红线,再在水面上升了5厘米处用红线标记,不用教师多言,学生能很快理解,上面升上来的水的体积即铁块的体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