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

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

ID:32844844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_第1页
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_第2页
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_第3页
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度下学期级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08级5月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命题人: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慢生活”流行谭敦民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

2、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严

3、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

4、,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2.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

5、、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

6、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

7、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4/4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