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ID:32862459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1页
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2页
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3页
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精练第21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网中网www.laomu.cn★★★第21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发展史来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环境的等。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人类无法有效消除这些危机和困境。因此,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狭义上讲,生态

2、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标志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而从广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主张要平等对待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的世界,这也意味着奉行社会公正。生态文明所理解的社会公正,涉及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实行公正的政治,包括公正、公平、公开的政

3、治参与和政治决策;二是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抑制司法腐败;三是建立公正的经济运行机制,实施公平竞争原则;四是形成公正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体制外的监督力量;五是追求环境正义,尊重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因素的权利和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代与后代之间维持一种公正的代际关系。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首先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现代性要求规范、标准,倾向于整齐划一,试图让人们按照同样的方式生活,使用同样的资源和技术。但生态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多样性。尊重多样性将带来多样的社会形式。其次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尊重自然环境,而且意味着公平地分配经济的与社会的报酬和机会,

4、这样,所有人都能休戚与共地奔向共同的未来。还有,生态问题不是局限于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国家之内,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从整体上、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节选自2007年10月18日《中国环境报》)1.下列不属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理解的一项是()A.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B.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必然阶段就是生态文明。C.生态文明表现为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成果。D.生态文明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还要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案B2.

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人类与社会进步的最终标志。B.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不断地努力。C.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调平等、多样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等。D.尊重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因素的权利和地位,是奉行社会公正的关键。语文网中网www.laomu.cn提供免费优质语文教学资源★★★语文网中网www.laomu.cn★★★答案C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B.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危机,如全球变暖、异常天气日渐频繁等。C.追求环境正义就要实现人

6、与大自然的和谐,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做万物的主宰。D.在理想的未来,全体社会成员能够休戚与共地平分经济的与社会的报酬和机会。答案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大运河里有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东西,譬如说,有和四川都江堰齐名的戴村坝——南旺闸。大运河是人工挖凿的,不是总依地势自然往低处流动的。运河走到山东境内,地势高了起来,大概比长江高40米左右。山东境内南旺一带的水在分水岭处一分为二。北边的地势南高北低,水往北流,流向天津;南边的地势北高南低,水往南流,流向长江。这对行船来说,是很伤脑筋的,由南边来的漕船,先要逆水爬坡,到了济宁之后顺水下坡,一上一下麻烦之至。在古代,黄河经常发大水

7、,决口,改道,经常冲断运河,淤塞运河。因此人们被迫不断调整运河的河道,而且改动极大。明代时黄河南下徐州,在江苏北部入海,1855年突然北移,经济南迁,在山东北部入海。这样大幅度的迁移,直线距离纵越三百多公里,无疑对运河的流向和挖凿造成极大的困难。查看乾隆五十年的《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和光绪年间的《清代京杭运河全图》,会发现运河河道极其复杂,在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一带,河道多得像蜘蛛网一样,有黄河故道,有淮河水道,有运河,有湖水,还有坝、堤和闸,相互交错,十分壮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