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金闯—开题报告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

ID:32867886

大小:10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6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_第1页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_第2页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_第3页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_第4页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金闯—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打印】【设置】【返回】【关闭】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生:金闯学位类别:学历硕士指导教师:段其昌入学年月:2004-09-10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年月日一、论文选题报告(申请时间:2006年04月21日)论文题目:基于GPRS/WEBGIS/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监测系统研究方向:GPRS数据无线传输技术、WEBGIS的编程开发、数据库编程、数据采集分析课题来源:合同编号:经费数(万元):0.0题目类型:应用研究自选报告内容:1.文献综述①国内外现状水质监测自动化是包含了化学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检测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技

2、术。通过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于定点水域的水样采集,多项水质参数的测定以及数据的处理和传送都可以自动的进行。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有关专家认识到水的分析方法需要统一化,1899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PHA)成立了“水的标准分析方法委员会”负责这项工作。1905年,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水的标准分析方法》,它就是现在已出版到第18版的那套著名的《水和废水的标准检验法》(简称《标准检验法》)的第1版。《水和废水的标准检验法》的发展史就是美国水质监测的发展过程。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以监测水质污染综合指标及某些特定项目为基础的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如日本东京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

3、中心可以对各个监测站的采样进行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接通或断开电源,切换采样泵,反向洗涤过滤网等。各监测站每十分钟向监测中心传送一次数据,然后由位于监测中心的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在泰晤士河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计算机利用无线电技术控制着各水质自动监测站,每隔一段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就向各处监测站发出采集数据或执行其他任务的命令。发生污染事件期间,还可在控制室内用人工启动的办法增加数据采集的次数。该系统在治理污染水道、防止污染事故和保护鱼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水质监测工作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在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方面发挥了重大的

4、作用。由于投资庞大,因此主要由政府兴建,用于重点水域的监测和管理,或者在大型的水利工程中作为配套系统进行建设。对于前者,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在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珠江、太湖、巢湖和滇池等主要江河流域、湖泊建成的7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这些监测站主要对水温、pH和浊度等八项指标实施监测,并提供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对于后者,如东深供水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中兴建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东深供水工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设两个中心站,三个子站。中心站包括计算机及系统软件、避雷器和供电电源等。子站则配备远程有线数据终端、多参数水质监测仪、避雷装置及供电系统。通信使用东深供水局的微

5、波网络。而南水北调工程配套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其中,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的陶岔水质监测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建成的第一座自动水质监测站。该监测站配有先进的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可以24小时不间断实施水质自动监测,监测数据通过卫星同步传送到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从而实现对引水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同步监控。目前,水利系统已建成由水利部、流域、省及其地(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分中心,共251个监测机构组成的四级水质监测体系;水质监测站点3240处,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江河湖库;专职人员2218人,技术力量较强,实现了对水质的有效监测。监测数据为了解河流水质现状,监测工厂达标排污,预测污染趋

6、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但也应看到现今的水质监测网络越来越不能满足水质管理和制定水政策的需要,水质管理者在建立水质模型时面对的是数据多、信息少的局面,现今的水质监测网络存在诸多弊端。②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相对越来越匮乏,而流域环境污染使缺水现象雪上加霜,流域水污染相当严重,已直接制约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流域水环境的管理已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此外,根据专家的预测,如果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与规划,那么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事实上,北方的很

7、多省份目前已经出现了缺水的现象。水资源的短缺正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监测网络对于流域水质管理有重要意义,而网络作为一种组织管理形式,由于它充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流域监测中有重要意义。科学监测是科学地反映水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监测网络的核心部分为:站点、水质参数、监测频率。虽然我国的水质监测体系和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面对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形势和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