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简答题+论述题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

ID:32881224

大小:7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7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_第1页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_第2页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_第3页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_第4页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剂简答题+论述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方剂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绪论总结+43个方剂组成 1、龙胆泻肝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当归、生地黄的意义何在?本方主治肝胆实火上扰之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肝经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之品,再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标本兼顾。2、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均可治表虚自汗,其功用主治有何区别?桂枝汤所治疗之自汗是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导致,而玉屏风散所治疗之自汗乃因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导致。故桂枝汤以解肌发表,调

2、和营卫为治,玉屏风散功专益气固表,兼以祛风取效。3、简述小蓟饮子的主治证及配伍特点。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配伍特点:止血之中寓以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使利水而不伤正。4、祛痰剂一般分几类?请于每一类中至少举出一首代表方剂。(1)燥湿化痰,二陈汤(或温胆汤、茯苓丸)(2)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或小陷胸汤)(3)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4)温化寒痰,苓甘无味姜辛汤(或三子养亲汤)(5)熄风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或定痫丸)5、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均

3、用人参、炙甘草,其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二方所用人参、炙甘草的意义并不相同。小柴胡汤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用人参、炙甘草是益气健脾,一则扶正以助祛邪,二则实里而防邪入半夏泻心汤原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方用人参、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补其虚。6、逍遥散与一贯煎同治疗肝郁胁痛,其有何区别?逍遥散所治疗以情志不遂而肝气郁滞,引起胁痛,且以肝逆而乘脾,兼现神疲食少,故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治一贯煎所治则以肝阴不足,气郁生热,而导致胁痛,且以郁热不散而犯胃,兼现吞酸吐苦,故

4、以滋养肝肾,疏泄肝气立法。7、固涩剂常分为几类?请于每一类中至少举出一首代表方剂。固涩剂一般分为5类。固表止汗,牡蛎散;敛肺止咳,九仙散;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或四神丸;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或桑螵蛸散;固崩止带,固冲汤或固经丸、完带汤。8、简述黄芪在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防己黄芪汤中的配伍意义。补阳还五汤主治气虚血瘀之证,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一则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13/13之意;二则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

5、血之源,使气旺血生防己黄芪汤主治正虚表气不固之风水、风湿,方中用黄芪益气固表,且能行水消肿。9、祛痰剂中为何常配伍理气药?试简述之。  痰随气而升降,流动而不居,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故祛痰剂中常配伍理气药,使气顺痰消。10、补阳剂中为何常配伍补阴药?试简述之。  阴阳互根,独阳不长。阴虚补阳,宜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亦即“阴中求阳”之义。且可借阴药之滋以制约阳药之温燥,使之补阳而不伤津。11、试述青蒿鳖甲汤的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功用: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

6、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配伍特点:滋清兼备,标本兼顾,清中有透,使养阴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12、补阴剂中为何常配伍补阳药?试简述之。阴阳互根,孤阴不生。故阴虚补阴,宜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亦即“阳中求阴”之义。且可借阳药之温运,使滋而不腻。 13、简述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14、银翘散的功用、主治证及临床表现如何。银翘散的功用是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

7、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15、简述真武汤中芍药的配伍意义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泛证,配伍芍药为佐,取其利小便以行水气,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兌动,并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之意16、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均可治疗心悸失眠,二者在主治、功用方面有何区别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均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然归脾汤治疗心悸失眠,乃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故组方功在益气补血,健脾宁心,心脾同治,气血兼顾,使心得所养,心神自安酸枣仁汤治疗心悸失眠,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而致,则组方功在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以养血

8、调肝,清热除烦安神取效。17、简述臣药的涵义。臣药的涵义有两种:(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18、清胃散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意义是什么。清胃散以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甘辛微寒之升麻为臣,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19、简述败毒散中人参的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