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重点总结

ID:32900188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针灸学重点总结_第1页
针灸学重点总结_第2页
针灸学重点总结_第3页
针灸学重点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头、胸、腹(背)、胫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即“气街”。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2、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俞穴: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共12个。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

3、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

4、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交汇之所。奇经八脉:是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阳跷脉的

5、总称。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四根三结: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标本根结:“标本

6、”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对应;“本”是树根,在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根结”指经气的所起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标幽赋》谓之“四根三结”。刺手: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指、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刺手。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

7、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角法: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体表,使皮肤局部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歧”。浮络:.简答:12经络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