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

ID:32900791

大小:9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7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_第1页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_第2页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_第3页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_第4页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二〇〇七年九月制定二〇〇九年五月修订11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2007年,广东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一;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03亿人次,同比增长2.78%,约占全国的80%;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2、。“十一五”时期,阳江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海陵岛大角湾国家AAAA级旅游区、阳春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阳东旅游强县、阳春中国旅游优秀旅游城市,坐落海陵岛展示“南海Ⅰ号”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即将迎来国内外各方游客。以目前阳江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大专层次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高学历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二)专业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立足阳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

3、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二、专业建设基础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建立于2003年,经过几年的建设,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基本形成了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2+1”11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根据几年来的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和实施的。即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在学院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并以不定期的方式到企业兼职,边学习边工作,第三学年在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也为今后探索更好

4、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二)建立了结构比较合理业务水平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硕士学位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3人。同时专业还聘请来自行业和企业的5名专家和技术能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培养了具有较高层次的旅游方面的人才。(三)建立了满足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的实训室专业目前拥有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形体训练房、模拟导游实训室,有仪器设备34.3万元。模拟导游室配有电脑、投影仪和配套的语音系统;餐饮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设备齐全,能满足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四)建立了相对稳定、合

5、作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专业与阳江龙之旅旅行社、新会古兜温泉度假村、阳东碧桂园凤凰酒店、凯旋门大酒店、广州星河湾酒店和东莞富盈酒店等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五)人才培养取得较好成绩从2006-2009年共有四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为100%,经过毕业一年后的跟踪调查,单位满意率为91%。近三年毕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高于90%。06、07、08年学生“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证通过率高于75%,高出全省40个百分点。“国导”考证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阳江职院已经成为阳江导游人才培养的摇篮。三、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根

6、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二)具体目标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连锁餐饮企业深度合作。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3.“双师”教学团

7、队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4.实践基地建设加大专业投入,逐步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四、重点建设内容(一)构建人

8、才培养模式依据旅游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建立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教学模式、“11宽口径、实践性和职业性”为特征为课程体系,以“四双(校企双授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