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

ID:32906813

大小:3.05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17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_第1页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_第2页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_第3页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_第4页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相信很多FANS只知道北京有个故宫,而且老外们也都把它当作中国的标志。孰不知,在沈阳也有一个故宫,至于其它地方还有没有故宫,不太清楚了,哈哈!今天就带大家到沈阳故宫去见识一番。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是世界仅存的满族风格的宫殿建筑群。50/50这是一张故宫的结构图,方便大家游览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

2、)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沈阳故宫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50/50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

3、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下马碑:诸王以下官员等至此下马故宫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老沈阳人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先在东西朝房侯朝。50/50文德坊50/50与之相对的就是武功坊此门为沈阳故宫东路之“东大门”,里面是“大政殿”和“十王亭”。正对故宫大门(大清门)的“沈阳故宫博物院”,请大家忽略门口那两辆充满现代气息的车车。50/50沈阳故宫

4、的大门叫“大清门”。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宫殿的门又叫国门,所以叫“大清门”。还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门叫做“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古时上朝之时文武大臣按照文东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门前两侧侯朝议事。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通道,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除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檐下的雕梁画栋

5、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墙体四角的琉璃“墀头”,每组都由上下相联的四部分组合而成,黄、蓝色调为主,间以红、白、绿等色,浮雕云龙飞凤,瑞兽奇花,鲜艳多彩,烧造精致,虽然不处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却成为最亮丽斑斓的艺术杰作。门上的《沈阳故宫》牌匾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在大清门的东侧有一座封闭的院落“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清朝有太庙制度始于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之时,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儿、福满

6、、觉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庙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极都要亲自前往焚香祭祀。顺治迁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原来的盛京太庙因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称为“四祖庙”50/50。清朝历代皇帝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穿过大清门来到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正面气势宏伟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

7、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区别之一。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50/50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台基上四口盛满清水的大缸被称作是“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

8、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是古代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冬天北方的天气很冷,水都会结冰,缸下点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嘉量”亭,内存放着标准计量单位。“日晷”,古代的“时钟”,以日影指示时间。“嘉量”和“日晷”是古代汉族人民的度量衡器具,为乾隆年间增设的,以象征“河山统一,万古流长”之意。50/50崇政殿前的石雕瑞兽“麒麟”(也有称“四不象”)脑袋被过往游人摸得“油光滑亮”,据说可以沾上“皇气”。崇政殿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