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931432

大小:48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17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題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候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A.离间宗亲关系B.取消分封制度C.维系统治秩序部D.建立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体现出分封制等级关系,“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说明该制度有利于维

2、护统治阶级的统治,C正确;A与材料中宗法关系作用不符合;此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B错误;前秦时期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错误。点睛: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2.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

3、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明鼓励外国商人从事商业贸易,“收息钱达98万”促进了政府财政收入,D正确;A中贵族需求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是促进海外贸易,不是招商引资,B错误;民众崇尚洋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3.清代孙承择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弹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贴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A.B.C.D.【答案】B【解析】楷书讲究规矩严整,“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正是楷书端庄的特点,B

4、属于楷书特点,符合题意;A是隶书;C是草书;D是行书。点睛:4.朱熹《语类》:“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如未至。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知得至了。”对其阐述理解正确的是A.注重道德实践B.提倡心性修养C.强调重义轻利D.批判虚假说教【答案】A【解析】朱熹的理学讲究格物致知,通过实践达到理学途径,“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知得至了”显然是注重道德实践,A正确;B属于心学主张;C属于先秦儒家思想特点;D是李贽思想特点。5.“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

5、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阔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军机处职能,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军机处并不是在六部之上,A错误;军机处是皇权加强表现,B错误;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点睛:一个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体现在决策方式上,中央集权体现在管理方式上。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三大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

6、后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选官趋势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6.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淮军将领宋庆”说明是洋务运动时期,“出关(山海关)”说明是东北战役,应该是甲午中日战争,C正确;A和B均没有打到东北;D中不涉及淮军以及“山海关”的信息。7.下图为民国时期一则女鞋广告,从广告语中反映了当时A.民国教育商业色

7、彩较浓厚B.国货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C.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D.民族资本家具有强烈教育情怀【答案】B【解析】图片中“爱国须甩国货起”说明对于国货的追捧,C正确;商业色彩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B中群众基础不符合图片信息;资本家强烈情怀不符材料主旨,D错误。8.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客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