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

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

ID:32946025

大小:56.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_第1页
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_第2页
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_第3页
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渝经济区: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思索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成渝经济区涵盖了重庆市主

2、城九区、涪陵、江津等31个区县,以及四川省的成都、绵阳、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人。国务院最近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更是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并且,《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还对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描述,即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这就是说,成渝经济区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要实现城乡

3、统筹、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因此,如何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形成“绿色、低碳、和谐”的增长模式,在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进程中,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便成为成渝经济区科学发展的重大抉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渝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路径,做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发挥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的抓手之-O因为,成渝经济区是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它既是我国少有的资源富集区,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既关系到国家的经

4、济安全,有关系到生态安全。并且,成渝经济区内人口众多,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一些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下岗分流问题、就业不充分问题等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民生领域的支出水平仍然较低,这严重制约着成渝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成渝经济区在建设过程初期,应以''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和“五位一体”为路径,大力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对区域乃至我国农副产品安全的意义重大,涉及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截止到2011年底,重庆市和四川省共有耕地

5、5947.4千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73%,却养活了全国8.25%的人口。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2009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为3194.6万吨,占全国的6%;其中稻谷产量1520.2万吨,占全国的6.79%,突显出四川省在全国基本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不仅如此,四川省还是我国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油料、蔬菜、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蚕桑、棉花、甘蔗、烟叶、麻类等特色农产业实力雄厚,对丰富我国的农业产出、促进农业市场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直辖后的重庆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344.24万亩,比

6、上年增长0.6%,粮食平均亩产340公斤;油料播种面积355.54万亩,增长10.0%;蔬菜播种面积828.35万亩,增长14.7%。特别是重庆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着2000余种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主要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柏、杜仲、元胡、当归等。总的来说,成渝经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耕作条件,农副产品产量巨大,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区发展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且对于丰富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有着积极意义。在成渝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成渝地区农业发展

7、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以“安全、有机、高质”为导向,促进农业及其相关的食品行业的绿色发展。当前,我国绿色农产品市场却出现了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这是供需双方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博弈结果,同时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改变供求双方的效用函数,从而能在较高的水平上实现市场均衡,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并且,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农村金融抑制,导致我国城乡金融组织机构支农功能弱化,农副产品现代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严重缺乏,表现为现代农产品金融组织缺失、机构缺位和融资产品短缺。因此,实现成渝经济区农业生态文明

8、的关键不仅要依靠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本身,还依赖于统筹城乡引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解构。近年来,'‘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酒鬼酒事件”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色食品工业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