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

ID:32948853

大小:57.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_第1页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_第2页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_第3页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失眠的效果研究方军张凤清通讯作者韦仁杰黄明棣黄大波姚弘成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河池547000【摘要】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为颈性失眠的规范手法治疗提供合理的方案。方法:将符合颈性失眠诊断标准并纳入木研究的颈性失眠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组(治疗组)50例和辩证中药方组(对照组)50例,治疗4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o提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疗效优于辩证中药方治疗。(3)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满意程度积分差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o结论: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性失眠是治病求木的方法,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没有成瘾性及依赖性,值得推广。【关键词】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颈性失眠;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05-01颈源性失眠是由于颈椎的退变、劳损外

3、伤、颈椎小关节错位、椎间不稳、颈肌痉挛或炎症等各种内外因素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反射性地使大脑的兴奋性增高,致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或睡眠不深等症状。自2011年01月〜2014年12月,我们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为主治疗颈性失眠50例,并同期与辩证中药方组对照,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并批准,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符合颈性失眠诊断标准并纳入木研究门诊患者120例,经征求患者意见,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情况下

4、,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再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组和辩证中药方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12例,女38例;年龄18〜65(48.5±7.4)岁;病程]〜15(7.3±3.6)月。颈型17例,椎动脉型23例,神经根型6例,混合型4例;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曲变直38例,骨质增生12例;对照组男14例,女36例;年龄19〜64(47.8±7.1)岁;病程1〜24(7.1±3.5)月。颈型15例,椎动脉型25例,神经根型6

5、例,混合型4例。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曲变直86例,骨质增生4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失眠严重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o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考文献拟定:(1)临床表现:难入唾,头脑清醒无唾意,颈痛,枕部疼痛,头晕、头痛,心慌心悸,眼部不适,耳鸣,恶心呕吐。(2)触诊检查:检查者双拇指分别置于患者颈椎横突、关节突方,从上而下滑动触诊。当有错位时横突左右不对或关节突一侧隆起对侧凹陷,在横突或关节突有硬及压痛。C2〜3错位吋棘突偏向一侧,该侧椎旁胀满痛。(3)X线表现:

6、开口位:齿状突居中,C2棘突偏侧;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偏歪或倾斜。侧位片:呈仰位、倾位、侧旋式、倾旋或仰旋式错位。C2〜3错时椎体呈双突、双边影或椎体后缘联线中断、成角或张。所选病例均符合该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治疗组①触诊:患者坐于方凳上,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医者立于患者后侧方,一手置于患者额顶部以固定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上而下触按颈椎各个棘突,检查棘突的位置情况后再检查棘突外侧关节突的情况。了解关节突是否平坦,关节囊是否肿胀,有否压痛,以确定病变部位。两手交替进行,完成颈椎的触

7、诊工作。②采用颈椎抱头旋转牵引推法治疗[3],以C1偏右为例。患者取低端坐位,头颈部前屈30°〜45°,医者站于患者身后,将左手掌置于患者的右侧枕部,左肩前部置于患者的左颍部,右拇指置于C1右横突的末端稍靠后侧,左上肢环抱患者头部徐徐向左后侧旋转,同吋轻轻向上牵引头部,右手跟着向前向左旋转,当患者的头颈难以向左后旋转吋,医者左上肢向左后旋提,右拇指向左后方推,闻及“咯”的声音,拇指下有轻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告毕。③善后手法用推、拨、拿等手法,对斜方肌、肩胛提肌及枕下肌群进

8、行治疗,理顺损伤的肌肉并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水肿,利于康复。手法治疗每周2〜3次,5次为1个疗程。2.2对照组采用黄连仙灵安神汤治疗,基本方:黄连10g、法半夏15g、陈皮地、茯苓15g、胆南星10g、阿胶(炜化)10g>钩藤(后下)10g>远志10g、仙灵脾15g.夜交藤30go每日水煎服1剂。辨证加减:若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柴胡、梔子、夏枯草,减半夏、茯苓;痰热内扰者加竹茹、天花粉、浙贝母、黃苓。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柏、知母、百合,去法半夏、胆南星、茯苓。心脾两虚者去胆南星、钩藤,加生黄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