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

ID:32958092

大小:65.7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8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_第1页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_第2页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_第3页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_第4页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摘要】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加频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其中,欧盟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最早,也是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但同时,欧盟也是中国双边贸易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欧贸易额达5672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因此,认真研究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特点,并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提出有益的建议意义重大。文章首先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欧盟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从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和对反倾销的认识上分析我国屡遭欧盟反倾

2、销调查的原因,并重点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替代国的选择等方面论述欧盟对华反倾销过程中的不公平性,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和现实状况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关键词】欧盟反倾销不公平性市场经济地位替代国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出口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欧盟之间的反倾销摩擦也最为频繁:从1995年起至2011年,欧盟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总计143起。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反倾销争端一直是经济贸易领域及相关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欧盟对华反

3、倾销的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从欧盟和中国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1.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1.1欧盟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1.1.1欧盟对华采取反倾销调查的经济原因经济压力是欧盟对华采取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举2004年至2009年的这6年为例:2004年5月1日,欧盟吸收了塞浦路斯、马耳他及8个中东欧成员国,新增成员国虽经济增长率较高,但由于其经济总量占欧盟总体比例较小,仍不足以解决欧盟经济增长缓慢的难题,因此2004年至2006年欧盟成员国平均GDP增长率一直徘徊在4.50%左右,没有明显增长。而扩大带来的经济压力就体现

4、在了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诉讼数量上:由2003年的3件,增长到了2006年的12件。2007年1月1日,欧盟又吸纳了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个东欧国家,同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受其影响,欧盟成员国平均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4.66%降至2009年的-5.63%,期间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数量居高不下。而在国际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崛起及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上升也给欧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使欧盟必须考虑采取措施保护其内部市场及产业,以应对来自中国出口商品的冲击。目前,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管理下,世界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欧

5、盟要想进行贸易保护,就必须寻求一些表面上不违背WTO贸易规则的手段。反倾销措施涉及的商品数量大,价值高,能有效的排斥进口,因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加之程序简便易行又不违反相关法规,是欧盟实行贸易保护的理想手段。因此,欧盟对华反倾销,实际上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表现。1.1.2欧盟对华采取反倾销调查的政治原因欧盟自成立以来经过了6次扩大,现拥有27个成员国,5亿人口,每次扩大及之后的调整都显示了其建立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更加一体化的“大欧洲”的决心。目前,欧盟的经济一体化已初见成效,但政治一体化仍有待于完善。2007年

6、3月22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发表了《全球化时代的欧盟》一文,断言:“全球化时代,世界力量对比的平衡变化很快。中国和印度正在崛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在新的大国崛起的同时,新的政治挑战和新的安全威胁也出现了。”由此可以看出欧盟对中国崛起的态度:“新的政治挑战和新的安全威胁”。他还在文章中指出:“持续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政治,而非经济。”“从政治上说,只关注扩大或加深一体化的政策不会将欧盟联系起来。”因此,密切关注中国的崛起,仔细计算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得失,认真策划对于中国发展的应对策略是欧盟对华政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欧

7、盟与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双方在贸易交往之中难免带有政治偏见,使得欧盟对中国商品快速、大量流入内部市场的现象十分警惕和敏感。由此可见,欧盟对华反倾销是欧盟对华政治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手段。1.2中国屡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原因1.2.1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质低价廉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位,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因此,中国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型。2010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GDP已超过日本,居世

8、界第二位。然而,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几乎没有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这种长期的技术水平差距,使得发达国家牢牢占据了大部分高新科技产业生产链的前端,即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因此,发达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