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

ID:32959287

大小:58.9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8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_第1页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_第2页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_第3页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_第4页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探析论文摘要: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分析生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对传统刚性教学管理模式带来的挑战入手,提出了构建适应生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的高职柔性教学管理模式,并对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生源;市场;柔性教学管理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生源之间的学习基础差异越来越大,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顶岗实习与预就业市场需求多样、灵活多变,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本文结合

2、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教学管理实际,从分析生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对传统刚性教学管理模式带来的挑战入手,就如何构建适应生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的柔性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一、传统刚性教学管理模式的局限(一)难以应对高职生源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参差不齐的现状1.生源种类多样化,群体间差异大。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另一部分为对口招生,即直接招收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的毕业生。实践证明,这两部分学生在文化基础和专业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好,对口招收的学

3、生则专业技能更强,两部分学生对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热爱程度也有明显差异。1.生源地域广,学习基础不均衡。高职院校大多数面向全国招生,学院XX年就面向全国二十五个省(直辖市)招生,各地教育水平和管理要求千差万别,南方和北方学生在英语、数学等课程学习基础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明显。2.录取分数悬殊,学习能力差距大。高职院校都是在“三本”录取结束后方可录取,录取学生分数普遍偏低且差距悬殊,学院XX年在山东省录取2300余人,其中文科最高录取分高达565分,理科最高录取分高达536分,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最高录取

4、分与最低录取分的差距均超过200分。为尽可能满足学生的第一志愿,即使录取在同一专业学习的学生高考分数差别也很大。学习成绩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同一专业仍然执行一套完全相同的教学计划,相同的课程继续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标准,显然己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样也会使教学管理陷入困境。(二)难以应对顶岗实习与预就业市场需求多样、灵活多变的实际1.企业对顶岗实习的时间要求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的人数和专业、工种都有不同的要求。满足企业实际用人的时间要求,就要打

5、破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时间体系。学院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在与青岛飞宇国际汽车城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汽车专业学生自大二开始进驻汽车城,白天参与汽车维修、4S店管理等工作,晚上进行理论课程学习。XX年上半年为满足宁波外理等单位的用人需求,XX级部分学生在第四学期下半阶段就提前离校到企业顶岗。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更好地解决教学的时间动态变化、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和完整是一个难题。1.企业需要的顶岗实习学生大多要求“小批量、个性化”。企业需要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学生数量取决于企业规模、生产季节、订单数量等多

6、因素,可能只需要教学班级中一部分的学生。如XX年下半年学院06五专物机二班学生就是一分为二,实施小班教学、分方向教学,分段分批到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实施工学交替。实践发现这种工学交替形式一方面导致教学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继续在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心情浮躁,无法保证有效的教学质量。2.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期望值高。现代企业需要的员工不仅要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如很多港口企业期望学院港口机械、港口电气专业学生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要既懂机又会电。如何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

7、培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能迅速转变角色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职业人,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之一。二、探索构建柔性教学管理模式(一)柔性教学管理的内涵柔性教学管理的概念脱胎于柔性制造,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变化而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柔性教学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才培养的过程具有柔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选取等都能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合理、有效、迅速地进行更新;二是人才培养对象具有柔性,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人的智能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

8、条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专业能力均能满足人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二)柔性教学管理的构建1.构建柔性的课程体系。柔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柔性教学管理的首要问题。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就是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和专业发展的特点,把学习本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挑选出来,构建成本专业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