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

ID:32961446

大小:54.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_第1页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_第2页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_第3页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_第4页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龙中学建设“智慧校园”育智慧人才一进校门,射频条码胸牌就会自动准确记录师生出勤情况;走入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班班都有多媒体,教师备课数字化;课间课后,师生可随时调取任意课堂的任意内容学习应用,也可到专业的“校园微直播间”录播自己喜欢的素材,甚至连借阅图书都只需在网上提交预约,就会有管理员分门别类的收集好送来……上述种种全都是一所只有8个班级的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学的校园真实写照。近年来,该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引领,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本土化数字校园”的新路子。问题多倒逼观念转变在提出“

2、组建数字化校园”的办学特色以前,武龙中学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建筑全是破旧的平房;师资老旧,全校40多名教师平均年龄47岁,多为民师转正或中师毕业;地处偏僻信息不畅……种种问题使得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当时学校学校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学校生源难以巩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使得学习好的学牛纷纷转到了外地优质校,学习较差的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兴趣,出现了辍学的现象;二是学校教育质量难提高,缺乏办学活力难发展。教师工作没干劲,学生学习没兴趣,办学社会声望低,亟需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武龙中学校长郭立国介绍说,上任伊始,摆在

3、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所以他开始带领全校师个转变传统办学观念,研究探索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作为电脑爱好者,郭立国偶然接触到了“智慧校园”这个概念,其中阐述的“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牛活”使得他眼前一亮。在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研究了国内外数字校园建设经验后,郭立国觉得,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改变农村校的落后面貌。探索本土数字化之路自有经费严重不足,几乎没有懂技术的人才,没有宽带,学校的全部数字化家当只是一台老式的投影机和一台面

4、临淘汰的电脑……在这样几乎无基础的条件下,该如何组建数字化校园?抱着“铁杵也能磨成针“的信念,郭立国带领全校师生开始摸索自建本土数字化校园。“没钱找项目公司就自己动手,没技术就自己努力学习,总之,不机械的套用专业公司设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也不去购买价格昂贵、没有专业水准不会应用的数字化校园系统软件。而是利用现有的成熟而廉价的科技产品及简单实用软件,先实现学校'土'的数字化。”说起其中的过程,郭立国深有感触,“根据学校现状及实际情况,学校坚持可以不高档不漂亮,但要科学、实用、规范、先进。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追求高科

5、技和数字化,而是提倡二次利用和自己改进完善。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关键是校园网络建设,一定要有成熟的校园局域网和高速的外网宽带,然而农村学校有个通病,就是乡下的宽带通信水准很低,真正到用户也就多,为此,学校自购先进的多WAN口路由器,申请了4条家用宽带,硬是自己合成了一个8M的宽带互联网。同时,又基于此组建了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实现了无盲点、全覆盖的校园无线网络,还自己架设了远程教育资源、共享资源、管理等服务器。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资金最大的是班班通装备,这方面也是学校最吃力的,它不像建房、铺路等基础建设可争取到专项

6、资金,学校只能在别的方面压缩开支分批安装。先是三年级两个班装了两套标准的液晶交互式多媒体,但资金需求太大,这样下去装不起,于是郭立国和老师们琢磨研究后,开始自己用大屏液晶电视、电脑、HDMI线、班班通讲台组装,这样成本就降下来了,原计划两年装备完8个班的计划提前了半年多装备齐全。继续向“智慧校园”迈进通过开展数字化校园特色校建设活动,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以2033年为例,76名毕业生中有58名升入高中。学校办学活力也进一步增强,整体办学水平优于部分城区学校,拉近了与市区学校的差距,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更愿意把

7、孩子送到这里就读To同时,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也明显提升:100%的任课教师能用,75%以上喜欢用,50%以上能创新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90%以上的学生喜欢数字环境下的学习,不仅三年来再没有学生流失,连以前转到外面的五名学生得知母校的变化也纷纷回来了。“学校老师间还自发成立了老带新、新助老的互相学习小组,在去年省里的课件大赛上拿了5个奖。”已在武龙中学从教33年的高占林老师介绍说,数字化校园让老师们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变,从传统的“教为主学为辅”的方式,向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以人以学为本、以提升能力为主

8、的方向逐步过渡。渐近地培养了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习惯,为构建智慧学习型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前听历史课觉得特别枯燥,现在再上历史课就有意思多了,比如老师会用带电影片段的课件来配合讲解南京大屠杀,特别能激发学校的爱国之心。”该校三年纪学牛曹海荧也说,自己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堂了。为了方便课堂教学实施,又绘制了课堂教学模式十步流程图(即“布、导、问、学、探、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