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ID:32963211

大小:56.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_第1页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_第2页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_第3页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_第4页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永胜县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摘要针对永胜县近年来水稻胡麻叶斑病日趋严重的问题,根据胡麻叶斑病在永胜县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云南永胜中图分类号S435.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3-0150-011危害症状永胜县发生的水稻胡麻叶斑病主要以秧苗期和叶片为主,尤以叶片最为普遍。苗期若感染胡麻叶斑病,叶片上就会出现椭圆形的病斑,呈暗褐色,大小类似胡麻粒,有时病斑会扩大逐渐连在一起呈

2、条形,若病斑过多秧苗就会枯死。成株的叶片染病,一开始表现为褐色的小点,后逐渐扩大成芝麻粒大小的椭圆形病斑,中间呈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周围还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发病严重时这些小的病斑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大斑。病叶从叶尖逐渐开始向内干枯。在环境条件潮湿时,在死苗的表面会长出黑色的霉状物。该病与稻瘟病的区别就是该病的病斑两端无坏死线[1]。2发病条件水稻胡麻叶斑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稻平脐蠕胞,病菌以菌丝体在颖壳内或以分生鞄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斑上的分生胞子在干燥条

3、件下可存活2〜3年,潜伏菌丝体能存活3〜4年,菌丝翻入土中经1个冬季后失去活力。带病种子播种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胞子则借助气流传播至秧田或本田,萌发菌丝直接穿透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症,并形成分生砲子,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2]。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时更有利于发病,此时发病会更加严重。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的抗病性也不同。对于相同品种来说,苗期最易感此病,在分藥期植株的抗性会增强,分菓末期其抗性又开始减弱,这可能与水稻不同时期对氮素的吸收有关。贫瘠、缺肥、缺水、酸性土壤或

4、砂质土壤、漏肥漏水严重的地块相对正常地块发病较重[3]。该病的病菌在5〜35°C时均可生长菌丝,最适温度为24〜30°C;分生砲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8〜33°C,以30°C最适,胞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0°C,以24〜30°C为最适。胞子萌发需有水滴存在,相对湿度大于92%o饱和湿度下25〜281,4h就可侵入寄主。3发生规律胡麻叶斑病2007年7月5日在永胜县永北镇种植的凤稻系列的品种上开始发病,以后逐渐在全县扩展,在5年间发展成为永胜县的主要病害之一。2008年水稻胡麻叶斑病在秧田期的发病初期为

5、4月下旬(揭膜后就有病斑出现),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病株率为23.11%O本田发病初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8月下旬,发生面积为523.6hm2,防治面积为666.6hm2,挽回损失21.3t;2009年秧田期的发病初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病株率为31.63%O本田发病初期为7月13日,高峰期为8月下旬,发生面积为632.4hm2,防治面积为1333.3hm2,挽回损失为35.7t;2010年秧田期发病初期为4月下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病株率为56.32%O本田发病初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9

6、月上旬,发生面积为2693.3hm2,防治面积为3566.7hm2,挽回损失为111.0t;2011年秧田发病初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中旬,病株率为39.98%o本田发病初期为7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下旬,发生面积为1566.7hm2,防治面积为3366.7hm2,挽回损失为111.0t;2012年秧田发病初期为4月下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病株率为32.67%O本田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高峰期为8月下旬,发生面积为553.3hm2,防治面积为1046.7hm2,挽回损失为166.3t。5年来,水稻胡

7、麻叶斑病在永胜县的发病品种主要为凤稻和白杂系列,田间最髙级别均为3级,最高田块的病株率达到100%,本田田块落塘现象严重。4防治措施一些群众经常误把水稻胡麻叶斑病当成水稻稻瘟病来防治或是出现把水稻稻瘟病当成胡麻叶斑病来处理的情况,虽然水稻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都属于真菌性病害,但病源不同,发病规律与发病条件更不同。在防治措施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差别,如识别错误,管理上出现失误,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还有可能产生更大损失。对于水稻胡麻叶斑病的防治,要及早布局,根据发生趋势,加强品种的选育和

8、推广,同时搞好种子的消毒处理及秧田期的防治工作,结合合理的栽培管理,辅以药物指导大面积防治[4-6]o4.1农业防治一是深耕灭茬,压低菌源。由于永胜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病菌生长,因此作物收获后,立即对田块进行深耕,使土壤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不仅能杀菌还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二是选择在无病田留种,病稻草要及时处理销毁。三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酸性土要注意排水,并施用适量石灰,以促进有机肥的正常分解,改变土壤酸度。实行浅灌、勤灌,避免长期水淹造成通气不良[7-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