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

ID:32969992

大小:4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8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_第1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_第2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_第3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_第4页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分析题补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分析题分析题答题套路分析大题之永远三步走:①是什么?联系原理,照抄方法该材料联系的是……原理,该原理认为……;**原理要求我们„②怎么讲?联系材料,解释说明;批驳错误观点(如果有)这个材料告诉我们……;③怎么干?提出行动,建议措施调动三个积极性:人+科技+自然条件通用的批驳错误观点:上述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具有极强的欺骗性,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其实质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马哲部分实践(人与自然)一、是什么?1.定义: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范畴①生产②处理社会关系③科学实验3.基本特征①物质性(直接现实性);②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③社

2、会历史性(受历史条件制约)4.实践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发源地)①人与自身意识②人与人③人与自然二、怎么讲?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实践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②12/12由于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人和自然需要和谐相处③人类社会与自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协调共同发展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①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②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决践行科学发展观①中国

3、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怎么干?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②依靠技术进步,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持续能源③ⅰ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ⅱ.绿化改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加强环保的法制宣传矛盾的对立统一一、是什么?①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造成量变,实现质变。二、怎么讲?①贯穿始终的“一分为二”:②批判割裂:错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三、怎么干?矛盾

4、是客观、普遍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具体的分析矛盾。⑴“两点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⑵“重点论”:抓主要矛盾;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12/12一、是什么?①区别:ⅰ.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ⅱ.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ⅲ.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

5、或延缓事物发展。②联系:ⅰ.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ⅱ.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ⅲ.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怎么讲?找出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材料中对应的事物,照抄(一是什么)三、怎么干?积极发现并总结规律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先后之分)认识发展是从感性到理性、反复与无限的过程。一、是什么?1.感性认识vs理性认识①区别:ⅰ.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体vs概括);ⅱ.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ⅲ.感性认识通过感

6、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②联系:ⅱ.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起点;ⅱ.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ⅲ.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③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理性认识的飞跃ⅰ.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ⅱ.加工制作,上升为理性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④实现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检验认识12/12二、怎么讲?包含在是什么里面,灵活拆分。三、怎么干?①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矛盾普遍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

7、不断地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理论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不分先后)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一、是什么?①定义: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②作用: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发二、怎么讲?理性因素在认识中是主导,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三、怎么干?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在工作

8、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