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ID:32983378

大小:54.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杨彬1史晓菲2(1河南省中医院整脊骨病科450052;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50052)【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253-02【摘要】目的观察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取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2例,占52.5%,显效33例,占41.25%,未愈5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旋提手法针灸临床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

2、属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笔者自2008年以来,釆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木组80例,均来源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5岁,平均39.2岁;病程最短半月,最长60个月,平均9个月。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0[1]1.3治疗方法1.3.1手法治疗13.1.1放松手法。患者坐位,首先用拿法放松颈项部肌肉。其次用拇指指腹点按风池、风府,华佗夹脊颈段俞穴、肩井、肩中俞、天宗、曲池、合谷,每穴约30so13.1.2旋

3、转复位手法。以颈椎左侧复位为例,嘱患者头部前屈约10,术者用双手托住下颌及颈后部向上进行牵引拔伸,同时术者右手拇指顶在要复位之关节突关节的上位棘突,术者左上肢固定好患者头颈部并连同身体逐渐向左旋转,同时嘱患者放松,并随术者的旋转随势旋转颈部。当旋转之极限时,沿水平位略微加力,此吋可感觉到手下棘突滑动,并往往伴随明显的弹响,表示颈椎的复位手法成功。以上推拿每次吋间约2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1.3.2针灸治疗取颈部华佗夹脊穴、天柱、风池、风府、曲池、合谷、后溪等穴位,常规操作,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2结果2.1疗效标准治

4、愈:原有症状、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和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症状、体征减轻,颈和肢体功能改善。未愈:原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2.2治疗效果治愈42例,占52.5%,显效33例,占41.25%,未愈5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3讨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急性期,患者颈部因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主要原因是受累关节突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滑膜及关节囊炎性肿胀,常合并关节积液,邻近的神经根及窦椎神经支受到刺激,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部分病人颈肩部肿胀。慢性发病病人,颈部向患侧旋转活动吋,由于受累关节移位,故常呈不同程度活动受限,颈部后伸运动因单侧或双侧脊

5、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预后大多较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体骨赘形成,小关节、钩椎关节、黄韧带同时增生肥厚,直接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所引起的颈神经根炎所致⑵。旋转复位手法可使椎间盘产生向心力,椎间盘外产生离心力,解除神经根与软组织的粘连,扩大椎间隙与椎间孔,减少椎间盘内压,减轻钩椎关节的刺激,增加应变软组织的血供,从而消除无菌性炎症,恢复颈椎的动态平衡,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3]。天柱、后溪穴属手足太阳经经穴,后溪又为八脉交会穴,后溪通督脉,故两穴配伍针刺可疏调太阳、督脉经气血,通络止痛。大椎

6、为督脉要穴,诸阳之会,针刺能激发诸阳经经气,通经活络。颈夹脊穴属经外奇穴,其内夹督脉,外临膀胱经,针刺可疏理局部气血而止痛。诸穴相配,共奏祛风散寒,疏经通络,理气止痛之功[4]。临床观察表明,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参考文献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⑸•南京:南京大学岀版社,1994:186.[2]贾连顺,李家顺•简明颈椎疾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54-56.[3]黄俊卿•手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0例疗效观察卩]・中国当代医药,2010,1(17):89.⑷高风云.电针灸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颈椎病146例(J)•实用

7、中医药杂志,2011,2(27):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