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

ID:32999705

大小:59.0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_第1页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_第2页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_第3页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_第4页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访制度存废辨(精简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访制度存废辨信访制度存废辨引子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冲突,并且体现为口趋增多的信访活动。自去年7月份,北京信访洪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访大军,每天流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信访局、中纪委、引子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冲突,并且体现为口趋增多的信访活动。自去年7月份,北京〃信访洪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访大军,每天流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信访局、中纪委、国土资源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等权威之间。集体访、重复访和赴京上访幅度大,人数多、规模大、持续长、激烈,在地

2、方和行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首都北京和局部地社会稳定,也使我国的信访工作和信访制度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在于建蝶博士的主持下对的信访制度的专项调查后出台的一《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学界和的关注。在既《行政诉讼法》,也《行政复议法》的时代,信访机构曾经过〃春风化雨〃的作用。如今,面对愈演愈烈的个人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由此引发的干群关系紧张,不自问:现行信访制度走到尽头?信访制度该何去何从?面对的信访制度困境,社会各界中主张取消〃人治的信访〃呼声颇为强烈,也有人主张赋予信访职权并强化信访作用。还有学者在法治还

3、不的情况下,信访救济是替代性的纠纷解决,应当予以保留。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将试图在下文中存废论争的看法及解决之道。一、新信访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考察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向各级、县级工作反映情况,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行政机关的活动。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鼓励用来信、来访等向党表达意见。年,安源煤矿的两个工人给毛泽东写信,建议他象农民运动一样工人运动,毛泽东非常,去煤矿情况,后来党组织派刘少奇去安源了工人运动。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来信人批阅回信的,许多来访接待的。38年,

4、毛泽东还了一起伤员要到延安集体上访的事件。然而,这时候的信访活动更多的只是偶然性的。信访一项规范性的制度真正在建国之后。年3月,中共迁到北平,当年8月就正式成立了书记处政治秘书室,来信来访。新刚成立时,来信来访,系统儿乎成立了三个受理来信来访,即委员会办公厅、政务院秘书厅和总理办公室。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又设置了〃接待室〃,来信来访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到54年,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大多了信访机构或配备了专、兼职信访干部,全国有省和县也的要求了机构。时期逐渐了〃分级,归口办理〃原则,即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的性质,各级各的职责和范围,由哪级组织、哪个。54年至5

5、7年,来信来访猛增,信访机构,有接待任务的50多个机构都了信访机构,配备了信访干部。时期,信访机构了若干的信访工作活动,创立了接待来访日、县市长接见人大代表、与调解委员会合作、对集体上访妥善等方法。地方信访还制定了工作规定。在接下来的运动中,更多的是上面的工作队下来,抛开各级党政机构,直接由上下访,然后是受到鼓励的农民再纷纷把〃情况〃反映给,这算是信访的话,应该是特殊类型的信访。而这段时期,的信访急剧下降,至『文革〃开始后,各级组织受到冲击,信访机构也大多瘫痪与半瘫痪状态,信访工作难有。〃文革〃结束后,机关逐渐恢复了信访机构,并制定工作规程,如80年6月2

6、0日发布的《最高法院信访处接待来访工作细则》;86年12月10日发布的《最高检察院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95年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全国省市也陆续发布了条例、信访工作办法、暂行规定、守则等,标志着我国的信访制度的确立起来。新成立后的一项法律制度,信访制度…向被是共产党人的发明,是共产党人所的新法律传统。但笔者考察很惊奇地,在古代也类似于信访的制度一直诉制度,即通常所说〃告御状〃,古代司法公正,最大限度的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了直诉制度,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打破审级的限制,直接向皇帝或钦差大人上诉。早在汉代,就〃诣阙上书〃,即允

7、许对已决案件诣阙直接申诉,方法包括直接到京师向皇帝告御状,或者将上诉状交到卫尉府所属的公车司马令,然后再上呈皇帝审阅,或者用邀车驾的直诉。到了晋武帝时期始设登闻鼓,悬于朝堂或都城内,百姓可击鼓鸣冤,有司闻声录状上奏,这所谓〃登闻鼓〃直诉制度。到了唐朝,直诉的了更大的扩充,唐朝的直诉制度除了挝登闻鼓外,还有邀车驾(等同于近日的拦的车队)、上表(同今日的写信、电了邮件、传真)和立肺石等等,《唐六典》记载:〃经三司陈诉,又不伏者,上表,受表者又不答听,挝登闻鼓。若茕独老幼,自申者,乃立于肺石之下〃宋代的直诉制度,诣阙投诉,还设立了的机关予以受理。宋代受理直诉的机

8、关有登闻鼓院、登闻检院和理检院。这三个不受理,当事人还可以拦驾,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