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

ID:33022870

大小:69.2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9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_第1页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_第2页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_第3页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_第4页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论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内容提要】魏晋时期,各地区本土文学的发展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区本土文学的风格也多有不同。就河西地区而言,东汉一代习经风气的影响,本土豪族的兴起及其重武修文的特征,都予三国西晋时代之河西文学以长远的作用;降及十六国时代,清典纯正的河西文学,在北中国文坛更居于重要地位,而所以如此,又与河西相对僻远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摘要题】先秦至魏晋六朝文学【英文摘要】DuringtheWeiandJinDynasties,thereexistedadefinitedifferenceinthede

2、velopmentofthenativelandliteratureandthestyleoftheliteraturetherevaried,too.AsHexiAreawasconcerned,theinfluenceofchantingscripturesbythegenerationintheEasternHanDynasty,theprosperousgrowthoftherichgentriesandthepursuitsofphysicaltrainingandacademicallearningallplayedap

3、ermanentroleinfosteringtheHexiArealiteratureintheWesternJinEraoftheThreeKingdoms・DowntotheSixteenStatesPeriod,theinnocentandpureHexiliteraturehelditsimportantpositioninthenorthpartofChina'siiteraturefield,thesituationofwhichhadaintimatelinkoftheremotegeographicalpositi

4、onoftheHexiArea.【关键词】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theWeiandJinDynasties/HexiArea,nativelandliterature【正文】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13X(XX)03-0075-04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含东汉建安时代)地位非凡。一方面,正是在魏晋时期,文学逐渐脱离儒学,由附庸蔚为大观;此期文学家之多,文学作品之富,也是周秦两汉远不能比侔的。另一方面,魏晋时期所逐渐形成的本土文学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本土文学风格的地域特征,又在相当程度

5、上影响着南北朝及其以后的文学发展史。(注:详细的论证,见拙文《魏晋时期的江东本土文学一兼论本土文学的研究方法》,《文学评论丛刊》第3卷第2期,江苏文艺岀版社,XX年11月。)以魏晋时期各地区本土文学的发展程度而言,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按衡量一个地区本土文学的总体水平是发达、一般还是落后,隶籍该地区的文学家数量的多少,是最重要的指标。文学自觉与独立的魏晋时期,更是如此。大凡出人多且空间分布密集的地区,可称为本土文学发达区域;相对而言,那些出人不多、空间分布零散或稀疏的地区,则本土文学不发达以至落后。(注:“本土文学”与“文学局面”、

6、“文学活动中心”是不同的概念。本土文学发达的区域,文学局面不一定兴盛,也不一定就有文学活动中心;而本土文学不发达以至落后的地区,文学局面不一定冷寂,也不一定没有文学活动中心。“文学局面”、“文学活动中心”受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显著,故文学局面盛衰之间,可以变化迅速,文学活动中心的形成与转移,也可以完成于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本土文学则较为稳定、大体呈渐变状态。)“本土文学”某种意义上反映的是该地区的文学基础,其功能在于产生、输出文学家。具体到魏晋时期各地区本土文学的一般情形,由下表可以看出大概:附表魏晋时期文学家籍贯地

7、理分布表(注:表中数字为文学家人数。据文学作品目录(《正史艺文志》、《补正史艺文志之集部・别集》)、文学作品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逮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58年版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附录《先唐赋辑存》、《先唐赋存目考》、《文选》、《玉台新咏》)、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诗品》)、文学家传记(《后汉书•文苑传》、《晋书・文苑传》、《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元郝经《续后汉书•文艺传》)凡四类文献资料,可遴选出卒年在196年以后,生年在400

8、年(东晋)、419年(十六国)以前的文学家722名,其中籍贯可考者578人。当然,此所谓722名文学家,自不必认作绝对数目。惟可以确认的是,艺文志有别集,正史列入文苑传,早期选本选录其作品,早期文学评论及其创作的诸人,是文学家,并且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