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

ID:33041201

大小:111.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9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1页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2页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3页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4页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2017-2018学年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检测(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整理的主题是A.政权巩固B.曲折探索C.改革创新D.盛世华章【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召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可知这些事件都发生在1956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所以探讨的最合适的主题是曲折探索,B正确。A主题应该屈于建国初期,排除。CD主题屈于改革开放后的内容,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2.下图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根据该图判断,沙泳源生活的年代应该是A.19世纪90年代B.中华民国初年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90年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公私合营”和所学史实,公私合营指的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公私合营”。1.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己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①农业合作化②人民公社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调整、

3、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农业合作化,在1953年开始,②人民公社化在1958年开始,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开始,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在1960年,如果依时序排列,则①②④③组合正确,故B正确。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A排除。②①③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④②①③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4、.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B.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被称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但其实并非真能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反而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灾难,是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的表现,答案选B,AC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屮的“左”倾错误点评:高考对屮共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屮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等内容的考查近儿年来有所增加,其目的是

5、通过反血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解答此类题日要注意仔细体会此点。1.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这表明当时A.经济结构有所松动B.所有制主体改变C.城乡差别大大缩小D.经济管理体制优化【答案】A【解析】允许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开始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结构有所松动,故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社会所有制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B;当时城乡差别依然较大,故排除C;经济管理体制还没有进行改革,没有得到优化,故排除D。2.有人把新屮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一一土

6、地收归公有一一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给农民土地“扌旨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收归公有”是指三大国在中对农业的改造;“给农民土地经营权”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地给农民补贴”是进入21世纪后的农业政策,这些政策从本质上来说都杲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此题应选C项。A项是意义;B和D不是本质.【名师点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5—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建国后土地政

7、策的调整点评: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儿次重大变革或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其结果)(1)土地改革。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结果是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运动。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核心内容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