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

ID:33041570

大小:8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9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_第1页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_第2页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_第3页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_第4页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正数和负数一、知识冋顾:小学数学学过哪些数?这些数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还会有新的数吗?二、自主学习:1、现在我们來看一下某天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城市天气高温(°C)低温(°C)城市天气高温(°C)低温(°C)哈尔滨小雨156长春多云1810沈阳小雨197天津小雨128呼和浩特雨夹雪8-3乌鲁木齐睛4-5西宁小雪5-4银川小雪0-4兰州雨夹雪3-3西安小雨167拉萨多云151成都雷阵雨1710重庆雷阵雨2211贵阳雷阵雨138从表中可以看到什么?有没有小学里没学过的数?提问:(1)这里"一"号表示什么呢?(2)在测量温度时,用到了温度

2、计,那么,温度计屮又以什么为基准呢?2、把冰的溶解温度定为0°C,如果温度计液面上升指在0以上第5个刻度,则它表示的温度比0°C高5°C,记作5°C。如果液面下降指在0以下第5个刻度,则它表示的温度比0°C低5°C,记作一5°C,读作负5摄氏度。上面两个例子中,分别出现了一3,-4,—5这样的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负数。一般地,若一个地方的高度比海平面高35米,它的海拔高度就是35米,若一个地方的高度比海平面低15米,它有海拔高度就是一15米。温度的情况与海拔高度类似。3、学生阅读,并归纳其特点:比0大的数叫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一〃号的数

3、,叫做负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正数和负数的含义:(1)像()等这样的数叫正数(为了强调正数,前面也可加上“+”号)(2)像()等这样的数叫负数,负数前面的“一”不能省略.(3)0比任何正数(),比任何负数(),0既(),也().0是正数、负数的的界限,是表示“基准”的数.5、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低于海平面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再举出几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合作探究: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温度上升8£和下降5°C;(2)运岀800箱和运进500箱;(3)增加20%和

4、减少16%.2、2012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徳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小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中国3、前进了3米记作+3米,那么后退5米记作:4、气球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一3米表示,不升不降记作:5、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65cm,若高于平均身高记为正,低于平均身高记为负,甲、乙的身高分别记为一3cm,+4cm,则甲比乙矮cm。陈景润福建

5、福州人,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徳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其后又对此作了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深受称赞。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

6、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乂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収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Z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

7、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华罗庚在中国有一个几乎家喻户晓、在国际数学界久负盛誉的人,他就是华罗庚(1910—1985)。华罗庚教授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寒之家,1924年初

8、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党校学习不到一年便因家贫失学。但他凭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强的毅力,不管寒冬或酷暑,白天帮家里干活,晚上在油灯下刻苦攻读,孜孜不倦地钻研深奥的近代数学。功夫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