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ID:33085975

大小:6.1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0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1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2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3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4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案随着国内铁路系统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隧道内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为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据我部隧道的构造,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根椐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进行现场测试,该系统对于Ⅱ围岩一次性可预测150m~180m,Ⅲ围岩一次性可预测120m~150m,Ⅳ围岩一次性可预测100m~120m,Ⅴ围岩一次性可预测80m~100m。其预测结果准确、可靠、

2、及时,已为复杂隧道施工地质预测广泛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在客运专线及长大隧道内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已纳入施工工序。一、工程概况我部施工的鱼儿沟隧道和新干沟隧道位于吐鄯托盆地边缘的丘陵区,其中鱼儿沟隧道位于既有线右侧既靠山侧,既有线在此段以路堑通过。在DK110+985下穿煤矿专用线。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横向沟谷较发育。高程810~890m,隧道最大埋深约77m,起讫里程:DK110+935-DK112+698,全长1763m。隧道左线进口端4

3、06.57m位于R-2504.2m的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465m的11.5‰和1298m的11.7‰的下坡。新干沟隧道在既有线干沟隧道左侧100m以外,地形起伏不大,高程840~885m,隧道最大埋深约40m。起讫里程为DK108+820~DK109+491,全长671m。从出口端向进口方向施工。隧道进口端DK108+820~DK109+200.95共380.95m处于R=1604.2m的曲线上,其余为直线。线路为单面下坡,纵坡为11.0‰。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1.工程地质特征两隧道

4、地表基岩裸露,为泥盆系上统灰岩夹片岩,局部斜坡地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细原圆砾土,鱼儿沟隧道煤矿专用线路堤分布人工填筑土。其岩性特性祥述如下;(1)人工填筑土(Q4m16):厚0.5~4m。主要成分为细圆砾土。灰褐色-杂灰色,多呈圆棱状,稍湿,中密,级普通土。(2)细圆砾土(Q4p16):厚0.5~4m。灰褐色-杂灰色,多呈圆棱状,成分以砂岩,凝灰岩为主,颗粒较均匀,粒径2~20mm的约占45%,20~60mm的约占15%,大于60mm的约占5%,余为杂粒砂,稍湿,中密,级普通土,σ0=400KPa。

5、(3)凝灰岩夹砂岩夹片岩(D3Tu+Ss+Sc):凝灰岩:暗紫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5~10m,风化层内σ0=500KPa;风层化以下σ0=800KPa;砂岩:灰褐色,硅质胶结,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约5m,风化层内σ0=50OkPa;风化层以下σ0=80OkPa;片岩:灰褐色,硅质胶结,隐晶质结构,片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约5m,风化层内σ0=50OkPa;风化层以下

6、σ0=80OkPa。岩层产状:N60°~70°W/80°~85°S。J1:N5°W/85°N。平直,微张,间距0.2~0.5m,延伸0.5~1m;J2:N60°E/85°N。平直,微张,间距0.2~0.5m,延伸0.5~1m;J3:N45°W/40°S。平直,微张,间距0.5~1m,延伸0.2~O.5m;2.水文地质条件勘测期间未见地下水。三、地震烈度及气象条件1.根据《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7、周期采用0.40s。2.工点所在区属内陆腹地,盆地深陷,四周高山环绕,潮湿空气难以进入,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形成干燥气候,其温差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多风少雨;极端最高气温48°C,极端最低气温-25.5°C;历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39.4°C;历年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3.5°C;历年平均年总降水量8mm;年平均蒸发量2874.29mm,最大积雪厚度5m,最大冻结深度56cm。四、隧道围岩设计分类情况1、鱼儿沟隧道序号里程围岩长度(m)施工方法简介1DK110+935明洞101、隧道采用进、出口双口

8、掘进,两端洞口V级围岩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进口下穿既有运煤铁路专线段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其余洞身的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或台阶法施工;仰拱宜超前施做,支护采用先拱部后边墙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施工。2、隧道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3、Ⅳ级围岩采用I16型钢拱架;Ⅴ级围岩采用I18型钢拱架,下穿段采用I20b型钢拱架。 4、锚杆: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