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

ID:33095166

大小:6.97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2-20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_第1页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_第2页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_第3页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_第4页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参未交硕士学位论文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ResearchonEvaluationModelforther一·’‘pn“·。lirustworthiness0tSoltware作者:康培亮导师:刘云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4月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攀Y删2㈣429260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提供阅览服务,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康痦彩导师签

2、名:钾弓签字日期:加哆年节月/o日签字日期;伽3年够月/。日中图分类号:TP311UDC:004.05学校代码:10004密级:公开北京交通大学北尿父嬗大芋硕士学位论文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研究ResearchonEvaluationModelfortheTrustworthinessofSoftware作者姓名:康培亮导师姓名:刘云学位类别:工学学科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4月学号:10120104职称:教授学位级别: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致谢对于本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培养我的导师刘云教授。我衷心感谢刘老师在学习和研究中对我的悉心指导与点拨,使我的研究工作和论文能够有条不紊

3、的进行;感谢刘老师给予我的读研机会,使我能够在学业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感谢刘老师的学术精神为我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楷模,所有这些都令我终身难忘。然后要感谢一直陪伴身边的张振江老师,是张老师时时刻刻的督促与指导才使得该论文按时完成。感谢张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受益终生。再次要感谢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信息资源部的刘晖处长、易锦博士为我提供的良好环境,感谢刘彦钊组长、李娟组长等在实习工作中的对我指导与帮助。特别感谢赵向辉博士、李维杰博士等在论文的开题与撰写中所提供的宝贵意见与帮助,是他们热衷于研究的科研精神感染了我。感谢实验室陈曦博士,睢晨萌同学对我论文所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是她们的帮助使我的论文开题能

4、够顺利的进行。感谢实验室内所有的兄弟姐妹,在研究生的日子里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感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舆情实验室的所有老师,他们在我的研究生生活中给予了我的各个方面的教导,令我终生难忘。感谢在京同学吴俊、孔爱祥等在研究生阶段对我的关心与问候,在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活中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支持,顺利完成学业。最后,我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母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无私关怀、帮助与鼓励,他们对我的爱是我前进的动力源泉。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的所有专家、教授。摘要摘要:软件系统的应用在各行业的不断深入,使得软件可信性在学术界受到了高度关注,形成了围绕“软件可

5、信性”问题的研究热点。软件可信性评估是软件可信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软件可信性保障活动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软件可信性的评估,前人做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多种评估模型。总结起来,这些模型主要集中于软件可信评估算法模型的研究,具有以下不足:对于评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与说明;受软件形态的限制,所提出的评估模型仅限于领域内的软件评估。这使得评估模型之间的复用性较差,应用的范围也比较窄。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论文从软件可信性评估的流程入手,对可信评估的各个方面进行抽象,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软件可信性评估框架为解决方案。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并结合关于可信计算的研究,对软件可

6、信性概念的一般性含义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为评估模型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通过对软件可信属性的研究,验证了通过“可信属性建模”的方式进行软件可信性评估的可行性,并对软件可信性的度量,从软件使用者的角度进行了等级划分与定义。文章中给出了可信性评估模型的通用性框架,探讨了基于可信属性建模模型进行软件可信性评估的具体实施过程,详细说明了评估的各个过程,并进行了建模元素的抽取与评估元素的XML语言规则的建立。针对证据数据标度的不同给软件可信性评估带来的影响,该模型将可信证据与可信属性通过指标进行连接,消除了差异性。利用AHP方法与改进后证据理论的结合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软件可信性评估

7、方法,通过对实际软件的评估分析,阐述了该评估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关键词:软件可信性评估;评估框架;模型抽象;可信属性模型;可信指标;AHP算法;D.S理论分类号:TP311j&塞窒逗盔堂亟±迨塞垒垦塾B垒盟ABSTRACTAbstract:Thewidespreadofsoftwareapplicationinvariousindustrieshasmadesoftwar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