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

ID:33130200

大小:127.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1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_第1页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_第2页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_第3页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_第4页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第5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52010第50卷JOURNALOFSUNYAT-SENUNIVERSITYVol.50(总227期)(SOCIALSCIENCEEDITION)GeneralNo.227*梁宗岱和他的象征诗学李青果摘要:梁宗岱是20世纪中国最有成就的诗论家之一,他的两集《诗与真》等论诗著述,追踪象征本义,探索象征诗歌创作法则,曾被读者评为“黄金文字”,对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扎根生长起到关键作用。他论诗讲究古今中西源流,又能破古今中西界限,有融会贯通的特色。作为以感性思维见

2、长的诗论家,他又重视科学精神与美感直觉的联系,主张诗人打通科玄、心物两界,缜密观察世界,了解事物普遍法则和特殊表象之交集,以增强诗人智慧和诗歌表现力。梁宗岱把写诗论诗视为生命,又把人生当作艺术,超迈乘真,不耦于俗,追求生命的沉酣状态,其人本身就是“诗与真”的有力实践,是他象征主义生命诗学的最高建构。关键词:梁宗岱;象征诗学;现代“畸人”;诗性意味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639(2010)05-0001-09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现代著名诗人、诗论家、

3、翻译家。虽出身行商之家,却天资聪慧,自幼得览四书五经唐宋八大家文章,并《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通俗作品。少富诗才,受新文学运动影响,开始走向诗坛,所作新诗激情饱满,意态深沉,有超于时流者,16岁即获得“南国诗人”称号,引起在京新文学主将郑振铎、沈雁冰的注意,并获函请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该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1923年梁宗岱免试进入中山大学前身之一的岭南大学。1924年负笈欧洲,先后游学于法国巴黎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对欧洲古典文学、文艺复兴以至启蒙运动时期文学有通观的

4、了解;与当世法国大作家保罗·梵乐希(现通译保尔·瓦雷里)、罗曼·罗兰等过从频密,深受其时新锐文学影响,形成他象征主义诗学的肌理。1931年梁氏回国,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尤以居中山大学讲席时间最长(1953—1970)。有诗论《诗与真》(1933年,商务印书馆)、《诗与真二集》(1935年,商务印书馆)、《屈原》(1941年,广西华胥社)、《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1942年,西南联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1期)、《试论直觉与表现》(1944年,《复旦学报》创刊号)、诗集《晚

5、祷》(1924年,商务印书馆)、《芦笛风》(1944年,广西华胥社)及大量翻译作品行世。通观梁氏一生,其诗人地位可谓牢不可破,而其诗学主张更见精彩纷呈,引人注目。近人评价他论诗是“以独特的禀赋,深厚的文艺涵养以及广博的学识,对古近中外文学娓娓道来,不仅是如数家珍,且①都深掘和揭示其珍异精微,或找出得失端绪”。站在上世纪20—40年代“新诗纷歧的路口”,他的诗学主张既涉及诗歌的现代“本义”,也为其探骊古今中外诗学源流,复对“科学与诗”的沟通提出为人所忽②视的观点。这些论述“为中国新诗通向现代化的正道推进了一

6、步”,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独异的贡献,是为中国新诗理论的宝贵财富。*收稿日期:2010—06—21作者简介:李青果(1969—),男,湖南古丈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学报编辑(广州510275)。①陈敬容:《重读〈诗与真·诗与真二集〉》,《读书》1985年第12期。②卞之琳:《人事固多乖———纪念梁宗岱》,《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1期。1《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一、象征主义:本义和创作象征主义文学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美大陆,至20世纪20年代进入后期象征主义阶段,梁宗岱赴欧游学之时

7、所结识的法国诗人梵乐希,正是后期象征主义集大成的人物。当时梵乐希声誉日隆,其“纯诗”理论和诗歌创作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几成挽救一战后西方文明衰落的一个标志。在他接到梁宗岱进献的法文诗和《陶潜诗选》法译本时,不禁惊讶于这位年轻的中国诗人在法国“巴拿斯派和象征主义之间”,所娴熟进行的“一种企图把极度谨严和极度自由协调起来的探索”,更在中法两国诗人的亲缘性上,称道梁宗岱“把粗糙的语言转化成精美工作的原料,从中提取出纯之又纯、美之又美的物件;把一①。这种归之于近世象征主义和“纯诗”理论的个词变成稀有的宝石,把一句诗变

8、成确定的结构”的能力②。在梵评述,超出了梁宗岱对陶诗属于“一种斯多噶式的乐观主义,却又胜于斯多噶主义”的古典判断乐希看来,梁宗岱著译的法文诗歌,具有纯诗的品质和会通中外古今的视野。这对梁宗岱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此后他的诗学建构即以此为肇端和基础。其实早在梁宗岱亲与接触象征主义之前,这种诗学观念就已登陆中国文坛。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代如陈独秀、李思纯、沈雁冰、周作人、田汉等人都对此作过介绍,后起的诗人穆木天、王独清、李金发对象③。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