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

ID:33157195

大小: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1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公道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二语文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万福大桥塔楼、大明寺栖灵塔、香格里拉大楼、信息产业基地大楼……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扬州眼”。市民们登上一个个“扬州眼”,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扬州城,城市璀璨美景一览无遗,名城建设格局▲。人们享受视觉▲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A.俯瞰尽收眼底震撼B.俯看尽收眼底震撼C.俯瞰历历在目震动D.俯看历历在目震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

2、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哲人有言,“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时代期盼着,广大知识分子勇立潮头、矢志奉献,以甘当“孺子牛”的勇毅接续奋斗,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画卷。①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民族复兴的梦想不会自动实现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淡泊名利、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熔铸成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③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渴望成就新的光荣④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奉献⑤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⑥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A.④③①⑤⑥②B.③①⑤④②⑥C

3、.⑥④②③①⑤D.⑤⑥②④①③3.下面有关司马迁对人物的评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B.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刘邦C.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屈原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韩信4.以下诗句中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C.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

4、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D.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课外名著阅读(10分)5.填空题(2分)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正确的称呼或人名。▲跑到可以搭话的远近,就高声对▲说:“假如你要和我决斗,那么,咱们先讲明条件。我赢了你不要别的,只要你放下武器,不再探奇冒险,在家乡待一年。这一年里,你得安安静静,剑把子也不许碰;这样你就可以整顿家业,挽救自己的灵魂......”6.简答题(3分)《论语·子罕》中“▲,▲”两句,比喻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体现出品格的坚毅。请从《老人与海

5、》中试举一个能体现出这两句内涵的例子。7.论述题(5分)在《三国演义》“群英会”故事里,谁中了周瑜的计?请简要概括其中计的过程。三、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送童子鸣序归有光越中人多往来吾吴中,以鬻书为业。异时童子鸣从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数年前,舣舟娄江,余过之。子鸣示余以其诗,已能出人。今年复来,吾友周维岳见余,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谓子鸣旅泊萧然,恨无以恤之者。已而子鸣以诗来,益清俊可诵。然子鸣依依于余,有问学之意,余尤念之。  尝见元人题其所刻之书云,自科举废而古书稍出,余盖深叹其

6、言。夫今世进士之业滋盛,士不复知有书矣。以不读书而为学,此子路之佞,而孔子之所恶。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子鸣于书,盖历能诵之。余以是益奇子鸣。夫典籍,天下之神物也。人日与之居,其性灵必有能自开发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如卿云轮囷,覆护其上,被其润者不枯矣。庄渠先生尝为余言: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以此知书之神也。非书之能为神也,古人虽亡,而其神者未尝不存。今人虽去古之

7、远,而其神者未尝不与之遇。此书之所以可贵也。虽然,今之学者,直以为土梗已耳。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岁暮,将往锡山寓舍,还归太末,书以赠之。(选自《震川先生集》)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舣舟娄江舣:停船靠岸B.余过之过:拜访C.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与:赞许D.今人虽去古之远去:距离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有光的朋友周维岳因为顾念自己的先人与童子鸣的先人之间的旧情,所以对自己无法帮助、接济童子鸣感到很遗憾。B.几年前,

8、童子鸣和归有光见面时,他的诗已经清新隽永可读,超出了一般人,但是他对作诗还是孜孜以求。C.归有光认为科举的盛行,导致士人不读书,只知道乱哄哄地每日争相谋取功名利禄,所以天下常常有人才匮乏的忧虑。D.广东人陈元诚拜书识字,由此可知书籍的神奇功效。归有光以此劝勉童子鸣,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子鸣鬻古之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