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ID:33158261

大小:30.82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2-21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_第1页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_第2页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_第3页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_第4页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晕绪论系密切的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的空间场所。其空间特点是连续、狭长,以绿化或建筑物构成较为封闭的侧界面形式为主,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内聚性。另外,由于上文提到江、河是城市中线性水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本文论述中出现的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和滨江、滨河公共空间实质是同一概念,对于名称的变化如无特别需要不再另作说明。(2)动态景观对于“动态景观’’的理解包涵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景观”的概念,根据刘滨谊教授的景观三元论,现代景观概念中广义的景观内容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n3。其次,城市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

2、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统一体,人们对其的感知是通过连续运动而逐渐展开的心’,城市景观中基本上所有的构成要素都具有动态性潜质,由此,“动态景观"中“动态”的含义就表现为“人与景的互动性、交流性,人与景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某种共鸣”口3。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客体具有流动、延伸的动态特征,且观赏主体对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感知是一种动态连续的视觉体验。因此,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可以理解为:随着观赏者在线性空间中活动的进行,由于视点的运动位移而产生的对空间形象感知的变化。动态景观是人的活动动线与线性动态空间组织整合下的表现。1.3研究意义与

3、目标1.3.1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动态景观”的概念,在现代城市规划领域还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当前国内外的研究都还处于逐步探索的初级阶段,多方面的研究也只涉及这一概念的外围或相关领域,而对其完整的理论构架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和理解。然而,作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空间景观动态性的研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关系愈发密切。因此本文对于动态景观这一课题的相关背景理论进行归纳整理,对其概念和结构体系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动态景观设计理念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2)实践意义对于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者们一直致力于

4、营造多变的视景画面,从而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然而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是怎样感知变化着的空间环境的?人在连续的空间变换中会产生何种心理倾向?哪些空间要素的改变更易于被感知等等这些都是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空间的主体——人的动态感知出发展开研究,将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视为动态的景观体验,从视觉艺术、行为心理、视景分析技术等方面阐述景观应该具有的动态性,研究影响动态景观设计的空间要素并分类阐述,从而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同时用于指导设计实践。1.3.2研究目标本研究作为城市设计多领域研究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希望能够通

5、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法的互动,对于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中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进行探索,并希望能¨1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1.南京:东南大学出版杜,2000...卜1GordenCullen.TheConciseTownscapefMl.ArchitecturalPress,199513l陈琦.“动态”的多义性——城市动态景观的后现代释义【J】.江南大学学报.2007(6)。133.1353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够通过此次研究,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对相关理论与研究的总结与归纳,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之上,完善和发展动态景观的理论框架

6、。(2)通过对动态景观的空间客体——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特性,观赏主体——运动感知的人这两方面的研究,提取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动态景观的构成要素,从而为下一步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的建构提供基础。(3)基于以上研究,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动态景观设计方法体系,以应用于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实践。(4)在具体实践项目中对规划设计方法理论加以运用和检验,一方面丰富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使得实践的操作有据可循。1.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有关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发展演变以及动态视景设计理论的现实和历史材料进行收集、分析概括,研究其经

7、过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从中获得收益和借鉴,以期归纳出城市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动态视景设计方法的构建方式与设计原则。(2)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大量相关实例的分析研究,总结目前线性滨水区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动态视觉分析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3)比较研究法建构于不同形态水体之上的滨水公共空间,在设计中其空间的塑造手法不尽相同,将不同案例中关注的空间要素进行对比,有助于发现线性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适用方法、策略。(4)实证研究法从个案实例角度出发,对研究得出的结论加以充分实践,验证理论成果的应用价值。4第

8、一章绪论1.5研究框架⋯⋯⋯⋯⋯⋯⋯⋯⋯l,.⋯...⋯...。提出问题}I⋯一,{线鐾竺慧纛裳I一。P楔“l’理论研究}⋯‘,l基础理{1I视觉{

9、原理下l-·-一⋯⋯⋯⋯⋯⋯-_m---ⅢⅢ⋯⋯-_-方法探索}一j—’吨线性滨水【“IJ纠:蝼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