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33173872

大小:70.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1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元性评价体系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姓名:裴进装地区:郑州市二七区学校:郑州市第五十三中学电话:(0371)68592161联系方式:15838168606邮箱:peijinzhuang@126.com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在以终结性考试评价为主的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关键字:历史教学多元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操作简单方便,

2、但存在很多弊端。首先,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容易误导学生以提高考试分数为唯一目的,造成学生只把目光盯在教材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上。这就在无形中制约了学生视野的开阔,不利于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兴趣、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其次,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也不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进步。每个学生的个人学科素养和智力基础不同,加之其它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难度也不尽相同。如果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学困生和学优生在进行同样努力甚至更多付出的情况下,或许成绩并不尽人意。如果单按考试成绩计算,自己依然排在后进行列,长此以往信心容易受挫,

3、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再次,不同学生对于同一学科的兴趣和见解也不相同,但受考试的限制,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展示而兴趣不能及时强化,这就不利于自己的成长。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知识框架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教学评价改革。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4、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1]。这就向一线教师提出了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既要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多种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提高,又要能够正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使学科评价体系具有多元性、促进性和引导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改进的基础上,尝试采用了以图表一所示的多元化评价方案。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课堂准备工作基本任务完成情况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课堂课堂纪律突破性进步小组团队战绩图表一学生自我管理评价多元评价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取得

5、学校主管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协助、能够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还需取得同学们的支持,因此,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笔者在尝试多元评价方式时从以下方面进行准备和评价:第一,需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册。对学生最终评价分值由平时的形成性评价积分和终结性的考试积分两部分依据一定比例构成。平时形成性积分又有:课堂准备积分、基本任务完成情况积分、课堂作业积分、课堂提出问题积分、回答他人问题积分、课堂纪律积分、突破性进步积分和小组团队战绩积分构成。根据学校生源的层次情况制定不同的积分计划。第二,需要根据学生的入学或某一次考试成绩对学生划分层次。

6、笔者在了解学生成绩的同时,征得学生的同意后,把学生划分成A、B、C三个层次。A级要求最高,C级要求最低。根据大家的课堂表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上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对于阶段性表现特别优秀的B级和C级的同学可以申请晋级,而A或B级的同学如果表现欠佳,给予限期保级查看。在课堂作业的设置上,不同层次学生作业的难度、性质和数量存在差别,具有适合学生层次的灵活性。由此,大家都能够顺利完成作业,大家都是成功的。第三,做好作业建设规划。不同的学生个体,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为便于教学在作业布置上,教师不能一刀切,要人性化的考

7、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作业和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和灵活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能力要求的作业。对于基础扎实学习和思考能力强的A级学生,在作业设置要做到质和量并重,注重学科延伸和思维的培养。对于B级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注重思维的培养。对于C级的学生课堂作业和问题的设置需要更加基础性和趣味性,这样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作业,找到自信。在作业评价标准上,只要是达到本级别要求的都以完成计算,并且在A、B、C三个层次中选择各层次最优秀的给以鼓励和及时表扬。第四,建设问题性课堂,鼓励大家互学助学。在课堂

8、上鼓励大家提出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对教材内容或结论进行开放性的质疑,从而,促进知识的生成,加强印象。对于提出的能够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或能够较满意回答他人提问的同学给予及时的鼓励加分并登记入册,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受定式思维影响较小,思维创设能力强。建设开放性的问题课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