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

ID:33181569

大小:4.4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1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_第1页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_第2页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_第3页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_第4页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绥化市近年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7.28暴雨强天气成因浅析刘立岩1李春影1(绥化市气象局,黑龙江绥化152002)摘要2012年7月28日绥化市出现了北林区气象局有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的暴雨天气,本文从短时强天气角度分析此次暴雨天气的成因,利用FY-2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资料,从水汽、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强天气特征,寻找暴雨天气的短时预报着眼点。关键词暴雨;暖锋;暖式切变;中尺度云团1.引言黑龙江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而绥化市是作为我省产粮大市,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四十分之一还强。全国13亿人,每吃40斤粮食就有一斤产自绥化。所以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是绥化市天气预报服务的重中之重。绥化市位于黑龙江

2、省中南部,处于大兴安岭背风坡与小兴安岭的迎风坡所形成的喇叭口地形中,夏季强对流天气易发。2012年7月28日午后开始绥化市出现了入汛以来的最强的暴雨天气,此次暴雨天气降水量级大,落区广,持续时间长。城市出现内涝,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及城市排水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农田积水严重,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图1绥化市2012年7月29日20时24小时降雨量2.降水实况2012年7月28日午后开始,绥化市出现了近年来最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如(图1)降水主要集中在28日午后到29日白天,绥化市10个市(县、区)过程降水量均超过50毫米暴雨标准,其中本站28日20时~29日

3、20时24小时降水量为139.7毫米达到大暴雨标准,超过了北林区气象站有观测记录以来日最大降水量110.9毫米的历史极值,庆安站为117.5毫米、肇东108.2毫米三个站日降水量达到大暴雨标准。这次暴雨是我市近年降水量级最大,降水落区最广的一次暴雨天气。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降水总量并非由一次连续降水所组成,而由于在此过程期间中尺度雨团不断生成和移动的结果(朱乾根等,2000)。从北林区气象局7月28日20时至7月28日20时各时降水观测记录(如图2)显示,此次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28日夜间和29日中午两个时段,特别是29日12、14时1小时降水量都在25毫米以上达

4、到短时强降水标准。图2绥化市2012年7月28日20时至7月28日20时逐时降水量(单位:毫米)3.环流形势特征图3A7月28日08时、B7月28日20时、C29日08时D29日20时500 hPa高度场暴雨是在几种尺度系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发展的。大尺度环流条件对暴雨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在持续性大暴雨发生前或发生中,行星尺度长波系统一般会经历一次明显的调整过程,以后表现出异常的稳定性。持续性大暴雨即出现在长波系统稳定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天气尺度和中尺度降水系统可以在同一地区重复出现或沿同一路径移动,以致造成很大的累积降水量(丁一汇,1994)。此次

5、暴雨过程前期,如(图3)所示欧亚中高纬地区为明显的“两脊两槽”形势,西太平洋副高588线西伸到山东大部,欧亚大陆东岸和贝加尔湖附近各有一高空低槽存在,我市在两槽之间暖脊的控制下,气温回升明显,为暴雨天气的发生积累了能量。与之对应,贝加尔湖西北部的冷空气势力强盛,冷区中心强度为-12℃,系统呈现了明显的斜压性。28日20时随着副高的减弱南撤,我市处于暖脊后部的西南急流中,偏南暖湿气流输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贝加尔湖东部有冷空气东移南下,使得高空槽在东移过程中发展加深成高空低涡,29日冷空气东移与西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使得暴雨天气产生。图47月28日08

6、时、28日20时、29日08时850 hPa温度场此次暴雨过程在低层如(图4)所示850hPa图上7月28日08时我市处于冷区后部,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有明显的暧脊东移,温度场上我市受暖脊影响偏南暖湿气流强盛,充沛的偏南风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能量基础。28日20时850hPa温度场上,我市处在16℃左右的低层暖湿气流控制中,而高空500hPa温度场上-8℃线位于黑河降近,冷空气已经进入我省北部,并从西北部开始逐渐影响我市。28日夜间至29日上午我市在温度场上体现为明显的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冷空气缓慢叠加到高温高湿的气团上为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的充分的不

7、稳定能量条件。与高空形势相配合,此次暴雨我市低层存在明显的急流辐合区,特别是在29日08时850hPa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市正处于北部偏东风急流与南部西南急流配合形成的强大的辐合抬升区。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同时,此次暴雨天气也恰好发生在低空急流的出口区附近。同时,风场上我市上空存在明显的低空切变线,暖式切变附近中尺度云团发展正是29日中午我市强降水天气产生的成因。另外,东部的小兴安岭迫使气流上升,垂直上升运动加大,使得暴雨增大,大暴雨天气恰好出现在小兴安岭的迎风坡。图5A28日02时地面气压场E29日02时地面气压场B28

8、日08时地面气压场F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