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也美丽》word版

《误读也美丽》word版

ID:33196367

大小:63.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误读也美丽》word版_第1页
《误读也美丽》word版_第2页
《误读也美丽》word版_第3页
《误读也美丽》word版_第4页
《误读也美丽》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误读也美丽》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误读也美丽杨圭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有名的《静夜思》。吟诵古诗,你仿佛会看见:有一位辗转反侧的游人,夜不能寐,看到穿窗而入的月光,于是披衣起床,朦朦胧胧间,以为窗外已是遍地白霜。抬头仰望天上的明月,低头忍不住想起了家乡……然而,几年前原南京博物院长梁白泉研究员考证指出,诗中的“床”,指的是“井栏”,而并非睡觉的床,言之凿凿。于是乎,千百年来人们对《静夜思》的理解,竟成了一种误读。但是,我始终消除不了儿童时代就已深入心中的那种关于《静夜思》的意境的解读。我

2、总是觉得,只有睡觉的床,才能让人联想到睡得迷迷糊糊的人,错将月光当白霜的况味。倘若早已在院心的井栏边踱步,那一定比较清醒,不至于“疑”的。既然诗中的“床”有多种解释,我何妨仍用它来睡觉呢?据说,同样被误读的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是据当代人考证,“月落”不是月亮已落或将落未落,而是一座村庄名或桥名,“乌啼”并非是鸟雀或乌鸦夜啼,也是桥名。而“江枫”也不是江边的枫树,亦为桥名。于是乎,朦胧的月色、渔火间若隐若现的枫树、寒夜让人心悸

3、的乌啼都已不复存在,一首流传千年的经典竟然变得那么具体而实在,那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也消失殆尽,只剩下一堆村庄名或桥名的罗列。不可否认,我仍然喜欢童年读到的那种意境和况味,尽管是误读。记得好多年前曾有一首流行歌曲叫《涛声依旧》,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带走一盏灯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等等。虽然这是两件不同的艺术作品,但很显然,《涛声依旧》和《枫桥夜泊》被误读的意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来

4、,更多的人还是认同那种误读的诗意。如果说,多年来,人们对上面两首古诗的误读是无意的,那么,好些人对一首现代歌曲的误读则近乎是有意的了。那就是五十多年前李叔同写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歌曲中的“长亭外”,往往被唱成抑或听成“长城外”。台湾女作家席慕容曾经在一篇题为《燕子》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件事:她的父亲很喜欢这首歌,也常常哼唱这首歌。而当有一天他女儿纠正他,说歌中的“长城外”错了,应该是“长亭外”时,他连连说:“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

5、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的老家……6想以往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是啊,对于那些去国离乡的人来说,想到长城,自然就想到了故乡、想到了祖国。席慕容在她那篇文章的结尾时说“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种错误。”文章写到这里,我也想说:有时,误读也美丽,当然,那是一种小小的错误的美丽……   摘自2005年11月18日《扬子晚报》推荐理由: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学习知识就是追求真知的过程,古往

6、今来,有无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探求真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一种美得令人崇敬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读这一篇文章却让我懂得了,原来有时错误也是一种美丽。当我们发现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无意的错误创造了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甚至寄托着几代人丰富的情感时,“错误”也会悄悄的,静静地打动着我们的心扉与情思,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误读也美丽》以新颖的见解,丰富的实例,独特的情感,形象的画面,印证了“误读也美丽”。常州市丽华中学初一(1)班张雨佳(指导老师:路艳丽)6头朝下的逃生者方冠晴  这是2004年冬天发生

7、在我们县城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幢居民楼起了火。这房子建于20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幢楼就被火海包围了。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地一声烧塌了。楼上还有九个居民没有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有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下,这些人只有跑向这楼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惟一没被大火烧的地方。 九个人挤在四楼的护栏边向下呼救。消防队赶来了,但让消防队长束手无策的是,这片老住宅区太窄小,消防车和云梯车都开不进来。灭火工作一时受阻

8、。眼看大火一点一点地向四楼蔓延,消防队长当机立断:先救出被困的居民!没有云梯车,他只有命令消防队员带着绳子攀壁上楼,打算让他们用绳子将被困的人一个一个地吊下来。两个消防队员遵命向楼上攀爬,但才爬到二楼,他俩借以攀抓的木椽被烧断了,两个人双双掉了下来。没有了木椽,就没有了附着点,徒手是很难爬上去的。就在这时,底层用以支撑整幢楼的粗木柱被烧得咯吱咯吱响,只要木柱一断,整幢楼就有倾塌的危险。 什么样的救援都来不及了,现在被困的人惟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救自己了。 没有时间去准备,消防队长只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