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

ID:33198327

大小:43.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_第1页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_第2页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_第3页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_第4页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书名号与引号的用法199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的: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1)书名。如《三国志》、《现代汉语词典》、《年鉴编写100问》等。(2)篇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孔乙己》、那豆山人的《陪夫路》等

2、。(3)报纸名。如《人民日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4)刊物名。如《读者》、《咬文嚼字》、《软件指南》等。但报社、杂志社的名称不用书名号,如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中国有色金属报社等。实际使用中,书名号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很多名称也用起了书名号,例如:(5)影视剧片名。如电影《断背山》、《千里走单骑》和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等。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如《〈中国铝业公司年鉴〉发刊词》。。(6)电视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民》、《经济半小时》,

3、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等。(7)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如《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小学生守则》、《汉语拼音方案》等。此外,书名号的使用已扩大到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像、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但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科技成果名、课程名、会议名还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如“中国金属年鉴撰稿人会议”、“化学品氧化铝”、“第三届超级女声海选大赛”等。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那豆山的传说·中国有个平果铝》、《搜神记·董永与织女》引

4、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一)引用,举例略(二)强调,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三)否定,如: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个小时以上。(四)特殊含义。如:在纱厂,活儿做的不好,罚规大抵是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三种。(五)特定称谓,如:“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变法运动。使用引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举例略(二)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

5、一部分,点号一般放在引号外。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三)引用的话之后的标点,一般不予保留,但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保留。(见问号、感叹号部分)(四)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用双引号,里面的用单引号,单引号之内还有引文,用双引号,依次类推。用好“古语有云”文章着色、添墨经常会考虑使用一些古语,尤其看着别人用的那么好,甚是羡慕。记得小时候,我们会在一个个小摘抄本上记下一些名言警句,以及对自己很有启发或者很喜欢的短文、古诗等等,没

6、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读读,甚至写作文的时候还会稍加利用一下。而现在,我们似乎已经没有这样的习惯了。科技时代,那些小摘抄本大都已经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了。也许偶尔清理家当的时候,还会突然翻出一本,小小地回味一下。这两天,看了几篇文章和报告,发现对一些自认为很懂的东西实际上却相当地缺乏了解。正如我们常常倡导传统文化,可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是那么浅薄。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可是我今天才发现,这句话原来并不是这样的。而且,它原本的表述是那么打动人心。“授人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渔,则终身受益

7、无穷。”如果你也被打动的话,请记住它的原话。还有,我们需要真正地理解和用好古语。祝智庭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科教育之反思》的报告中,用到过这样一句话,“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乐山,仁者静”(孔子《论语·雍也》)。我以前并没有学过或者见过这句话,只在欧阳修的文章中看到过类似的表述,现在也想不起来欧阳修是怎么说的去了。乍一看这句话,我以为我看懂了。可是,看了祝老师的理解,我发现我还没懂。祝老师的理解,“智者动:信息技术多变,非智者不可为;仁者静:技术是偏方,人本是正道;教育技术学人应是真正的仁智之士。”差距在哪,我想

8、不言自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