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

ID:33203477

大小:59.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_第1页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_第2页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_第3页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_第4页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中“名 名”结构的语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诗中“名+名”结构的语义分析-大学语文论文唐诗中“名+名”结构的语义分析王明菲李春艳摘要:唐诗文约意丰,意味无穷;唐诗意蕴的丰满是靠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搭配来体现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名+名”的组合。若从语法角度来看,唐诗中“名+名”之间主要有联合、偏正等关系;而从语义角度来看,两个名词之间的关系却是繁杂多变、层次纷呈。语法关系是对语义关系的最大分类,故本文主要从语义角度,结合语法,对唐诗中“名+名”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唐诗美背后的语言规律。关键词:唐诗名+名语法语义唐诗中“名+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有联合、偏正关系。联合关系内部具有并立性,定中关系具有修饰性。“语法结构

2、是语义结构的形式表现,也是语义实现转变的形式凭借。”[1]下面试从这两种关系入手,分析唐诗中“名+名”的语义关系。一、联合关系“联合关系的几个直接成分语法地位平等。”[2]这两个名词表示的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它们平等地连在一起,表达丰富的含义。(一)简单的语义相加,联合两名词的概念义。如:(1)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王维《青溪》)(2)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菱、荇皆是水生草本植物,菱荇只是说这两种水生植物;芦苇初生为葭,成则为苇,葭苇只单纯的表示芦苇;牛羊只单纯的表示这两种动物。在此类联合关系的名名组合中,只是单纯的概念义的相加,没有产生

3、附加义。(二)多音节名词概念的缩略,这多是由字数限制所致。如:(1)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蕃”“汉”分别是“吐蕃”“唐朝”的缩略;“星”“河”分别是“星辰”和“银河”的缩略。唐诗讲究对仗押韵,为了表达的简练,常用这种缩略形式。(三)两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相加,在这两名词相似特点、相关特征的基础上,产生新义。如:(1)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传》)(2)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卢纶《送李端》)梧为雄树,桐为雌树,雄雌同柱,“梧桐”比喻夫妻;“鸳鸯”,鸟名,雄曰鸳,雌曰鸯,偶居不离,

4、比喻夫妇。“梧桐”“鸳鸯”与“夫妻”有相似的特征,故用它们的相似关系来比喻。“风尘”是“风”和“尘”相加,常与战争相关,故用来代指战争。在这类名名组合中,取与两名词相似或相关的特征来引申它义。(四)两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相加,以下位概念代上位概念,取其上位概念义,泛指某类事物。如:(1)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蓬蒿”是“蓬草”和“蒿子”的相加,取其上位概念“野草”的意义,泛指野草;“鸡黍”是“鸡”和“小米”的相加,取其上位概念“饭菜”的意义,泛指饭菜。在这类联合关系之中,名名组合取其上位概念义。二

5、、偏正关系两名词之间的关系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偏正关系是“名+名”语义最丰富的一类。“定中结构的名名组合内部语义关系很丰富,存在着语义压缩现象,名词和名词之间常常隐藏着谓词;当谓词不出现时,名名之间的语义关系就不明显。”[3]笔者在对唐诗中偏正型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时,将两名词之间加入适当的谓词,从定语所表示的语义属性分析两名词之间的限制描写关系,主要分为领属关系、施事关系、受事关系、时间关系、处所关系、方位关系、质料关系、工具关系、用途关系、职业关系、相似关系等。(一)领属关系。领属关系所涉的主体事物是领有者,客体事物是属事。动词原型是“有”,即名1有名2

6、(我们把前一个名词称为名1,后一个名词称为名2)。如:(1)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王维《老将行》)(2)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胡”是“马”的领有者,胡人拥有马。“虏”是对敌人的蔑称;“骑”,指骑马的人、骑兵;“虏”拥有“骑”。在这种关系中,名1有名2。(二)施事关系。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与承受者的关系。名1发出动作行为,名2承受动作行为。可以变换为“名1作用于名2”。如:(1)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2)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风”吹“枝

7、”,使枝产生摇曳状,惊动了枝上的鹊;“风”吹“泉”发出声音,响彻耳畔。这里的名1作用于名2,使名2产生某种变化。(三)受事关系。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和发出者之间的关系。名2发出动作行为,名1承受动作行为,可以变换为“名2作用于名1”。如:(1)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弹琴》)(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松”被“风”所吹,产生凄清的寒声,暗示琴声的凄清;“荷”被“风”所吹,散发出清香,“荷”赋予了“风”香气。名2使名1产生某种变化。(四)时间关系。指存在或产生于某时的事物。名1表示名2存在的时间,可以变换为“在名1时的名2”。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