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

ID:33212591

大小:8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2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_第1页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_第2页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_第3页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_第4页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程琬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探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民中高级中学程琬婷【摘要】受助生,就是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属于这个特殊群体。当前,在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为贫困生捐资助学、雪中送炭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因此,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心理品质及发展状况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捐资助学活动中的不和谐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面对形式各样的捐助,我们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在道德、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校对受助生的心理健康及道德教育应如何开展;如何形成和谐的成长氛

2、围,优化受助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受助生的道德水准,从而培养受助生健康的人格等等,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分析成因,探索对策,为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助学活动提供策略与帮助。【关键词】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心理一、课题研究的缘起笔者所在的西林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桂西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全县总面积3020平方公里,辖2镇6乡,93个行政村,3个社区,境内聚居着壮、汉、苗、瑶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0%,总人口14.56万人。西林县系广西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1992年起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

3、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县的双重身份的确立,既是西林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表现,又体现了国家对西林的关怀和照顾。全县现有普通高中一所,2010年8月,西林作为广西最后一个实现高中独立办学的县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民族高级中学正式从西林中学高中部剥离,开始独立招生办学。截止2010年9月,西林民族高中在校生共1485人,28个教学班。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各类扶持边远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相继出台,根据广西《关于对就读普通高中的库区移民子女和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读的普通高中学生实施免

4、除学费的通知》(桂教电〔2010〕10号)http://www.gxdrc.gov.cn/cslm/sfgl/201003/t20100301_177360.htm要求,西林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在西林县就读的普通高中学生,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政策规定,从2010年春季学期起每学期按360元/生的标准,享受免交学费待遇。各地免除学费以后,由自治区财政按免除标准给予补助。13政府资助中除了以学费减免方式进行间接资助外,还有各级政府以及带有政府性质的群众团体设立奖助学金,对贫困生进行直接赠与型资助。截至2011年,西林县对普

5、通高中贫困生政府性质的资助项目有国家普通高中助学金、广州市政府贫困生助学金、中国福利彩票助学金和困难职工子女救助金等。同时,来自港澳地区、广东地区的社会力量对高中贫困生的资助项目金额占总资助项目金额的六分之一,而且这部分的项目正在逐年增加。因此,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即“上不起学”现象已在我县基本消除。随着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要求的转变,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受助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状况引起了笔者的重视。捐资助学活动改变了贫困生的命运,他们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受到平等的教育。在与受助生接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受助生对捐资助学还是有

6、比较正确的认识的,他们有着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发展趋势,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机会,自立自强,刻苦学习,以求回报社会。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受助学生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道德或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笔者曾在网络、报刊上多次看到一些贫困学生受了资助不知回报的报道(如《为什么丛飞资助了一群“白眼狼”?》)。平时,笔者也曾听到过很多班主任抱怨一些受助生非但在学习、思想上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例如,有少数受助生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没有形成正确对待资助金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而是“等、靠、要”,一味的依赖资助金,甚

7、至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嫌少嫌慢,在心理素质和道德发展上,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又如,有受助生在接受资助时表现得无动于衷甚至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根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回应这种帮助,不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另一方面,人们在奉献爱心捐资助学时,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些忽视受助生心理感受的现象,如让受助生在各种场合公开亮相,让受助生当众讲述自己的贫困状况,让受助生当众向资助者表态等,这些举动很可能使这些受助学生的心理受到损伤(例如:《宁愿挨饿也不愿受捐助贫困生群体心理值得关注》、《资料上网不堪同学议论贫困生退还捐款换自尊》),甚

8、至削弱了爱心助学的现实意义。古人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新闻媒体经常有一些有关贫困生的负面报道(例如:《受助贫困生为什么不感恩》、《受助贫困生少做了点什么?》),作为县里唯一一所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尽管笔者从一开始就苦心摸索出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