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ID:33235810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_第1页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_第2页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_第3页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_第4页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文化以其独到的视角,带着神秘的面纱于80年代初开始传入我国,在对其认知还处于朦胧幼稚时期,掀起了一阵早产的热潮,经过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磨合、碰撞,又步入漫漫低谷。新时期、新机遇、新发展,摔倒之后的执着爬起,不懈的坚持终于迎来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春天。一、企业文化初探在80年代初期,日本以仅占世界总面积的0.25%,区区37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以世界人口的2.7%共计1.18亿国民,创造了高达10300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直接挑战美国。1981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达历史最高纪录――18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赤字

2、总额的45%.1965年,销售量雄居世界之首的美国IBM公司以转让计算机制造技术为条件,获准在日本制造并销售IBM计算机,从而打开了日本市场。然而,好景不长,IBM很快被富士、三菱和日本电器从日本市场上给赶了出去。不仅如此,IBM在香港的市场被富士以低于IBM50%的价格夺走。同样情形,美国接连失去了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市场。美国在东亚节节败退。屡遭失败的美国终于扯下“贸易自由”的面纱,联合其欧洲伙伴筑起了贸易壁垒,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然而,日本人巧妙地用资本输出替代了产品出口,在美国及其伙伴的土地上办起了高挂太阳旗的公司,开起了日本工厂!日本咄咄逼人的挑

3、战,引起了美国社会的震惊。里根政府商务部长助理克莱德。普雷斯托茨惊呼:“美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本世纪发生的最大事件是日本以超级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人们在震惊之余,不免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日本靠什么实现了经济崛起?日本经济凭什么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日本是个小小岛国,资源贫乏,既没有煤,也没有石油,并且火山、地震连绵不断;日本是个后起的工业国家,资本积累几乎等于零;日本的科学技术一度落后,既没有像中国一样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也没有像欧洲那样的现代科学技术;日本是个战败国,饱受战争创伤,既要担负巨额赔款,又要在美军占领下,其政治、经济和

4、文化发展都曾丧失独立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经济竟然崛起了,用了不足20年时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些美国学者就把眼光投向日本,旨在探究日本成功的奥秘,寻求美国屡屡输给日本的原因之所在。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美国学术界出现了日本热,卷入的不仅有管理学者,而且有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他们不远万里,远渡重洋,来到这个东亚岛国,为重振美国经济而取经寻宝。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

5、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经过精心的研究、比较、探究终于发现日本崛起的真正背后的原因,那就是基于两国明显差异化的企业文化。二、企业文化兴起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该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1982年特雷斯。迪尔(

6、TerrenceE.Deal)和艾兰。肯尼迪(Allan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CorporateCulture)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他们在这本书中还提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1)企业环境;(2)价值观;(3)英雄;(4)仪式;(5)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该书还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分析方法,应当运用管理咨询的方法,先从表面开始,逐步深入观察公司的无意识行为。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

7、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郭纪金,1995)。企业文化研究在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一派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EdgarH.Schein)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也曾提出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等,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难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在探讨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时,难以进行比较研究,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