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

ID:33236539

大小:57.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2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_第1页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_第2页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_第3页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_第4页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国学教育论文老子的军事智慧:反战的老子(下)整 理:本刊编辑部主讲人:赵士林地 点:醒狮国学院反战传统 好生之德我们看老子的军事智慧,简直就是反战的智慧。他对战争破坏性的揭露,对战争手段的厌恶,简直和他的对立派儒家的孟子异曲同工。孟子在战国时代,也就是主要靠战争来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时代,响亮地提出“善战者服上刑”,谁最能打仗,就判谁死刑,这种主张对于那个时代自然太离谱,没有一个统治者会听孟子的。但超越时代的局限,孟子的反战思想却表现出强大的人道力量和批判精神。请

2、看他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控诉和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为争夺土地而打仗,杀死的人漫山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打仗,杀死的人充满城池,这都是吃人呀,死刑都不足以赎清他们的罪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和老子说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正是同样震撼人心的控诉吗?孟子尽管是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反战人士之一(另一位著名的反战人士是墨子),但孟子也和老子一样,并不绝对地反对战争,例如他认为武王伐纣的战争就是值得肯

3、定的正义战争。是不是正义战争,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孟子认为从春秋到战国的战争都不是这样的正义战争,相反,都是统治者争权夺利、兼并土地,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非正义战争,他所提出的“善战者服上刑”,锋芒所向,正是这些非正义战争的发动者。即便在今天,我们对这样的善战者,当然也要谴责和打击,例如二战后世界正义力量审判和惩罚日本、德国的法西斯战犯。但孟子对正义战争的理解未免过于乐观。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说的,不如没有书。孟子为什么发这样的议论呢?原来他

4、对《尚书》中关于武王伐纣的一段描述深表怀疑。这段描述说武王伐纣,仗打得十分惨烈,以至于“血流漂杵”。什么是血流漂杵?杵就是过去洗衣服时用来捣衣服的木槌子,又粗又长又重。“血流漂杵”的意思是说,血流成河,乃至捣衣服用的长木槌都飘了起来。孟子认为武王伐纣是正义战争,是“以至仁伐至不仁”,也就是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种极不仁道的人,仁者无敌于天下,武王所到之处,敌军肯定望风披靡,纷纷归降,怎么可能打得那样惨烈,乃至血流漂杵呢?孟子显然忽略了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但他的动机和老子一样,都是希

5、望哪怕在正义战争中,也应该尽量减少伤亡。这种战争中的人道关注是中国军事文化的优秀传统。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推崇的仁厚之心,好生之德。老子对于战争则提出了更彻底的人道要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得意洋洋,就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是不会得天下的。战争杀人众

6、多,应该对它有一种哀痛的心情,即使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对老子这个说法,自然要具体分析。当正义之师战胜了邪恶势力时,意味着灾难的结束,那么庆祝胜利就是十分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行为。例如唐朝安史之乱时,政府军战胜割据势力,平息了叛乱,杜甫的反应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谁也不能说杜甫就是喜欢杀人。八年抗战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抗日军民欢天喜地,上街庆祝,德国法西斯灭亡后,苏联红军脚踏法西斯的军旗游行,都是十分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行为,不能理解为胜利者的骄横得意。但是,不能由此否定老子的人道

7、情怀。战争毕竟是人类的互相残杀,毕竟是大规模的毁灭和破坏。后来大诗人李白写诗说:“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就是在直接宣传老子的反战、厌战以及慎战的思想。大诗人杜甫也写诗宣传老子的战争观:“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对外战争应该只限于保家卫国,制止侵略战争,不应该毫无节制地扩大战争,一定要搞得伤亡惨重。他的《兵车行》,更是千古绝唱,流露出深厚的人道情怀:“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写亲人

8、上战场,家人送别的悲惨场面。生离死别,难割难舍,哭声震天……杜甫又写战死的冤魂:“……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你看那古战场,多少阵亡者暴尸荒野,已经化成粼粼白骨。阴惨惨的天空,凄风苦雨,好像战死的冤魂在哭泣,在诉说……唐朝另外一位诗人陈陶的一首《陇西行》更是令人痛断肝肠:“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士奋不顾身,血染沙场,战死在无定河边的阵地上。可怜他的妻子独守闺房,还在日思夜想地盼着夫君回家团聚,一天,果然在梦中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