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庄小学校志》doc版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

ID:33248735

大小:263.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2-22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_第1页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_第2页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_第3页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_第4页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庄小学校志》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棠村中心学校教育志编写领导小组组长:梁雪峰组员:金世凯闫树伟杨从清顾问:张士友徐庄小学校志编写小组主编:杜明启编委:陈长权郑凤兰刘全会袁金银审稿:张照辉调整后的中心学校教育志编写领导小组组长:梁雪光组员:闫树伟杨喜锋马志玺崔晓明顾问:赵悦红调整后徐庄小学校志编写小组主编:董世民编委:杜秀芝杜素丽田培喜田培中审稿:张洪峰序言新蔡县棠村镇地处两省交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自古至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孕育了无数名人俊杰。作为该镇的一所村办小学,自建校之日起,即担负起传播科学文化,培育社会英才的重任,至今已跨越了整整44个春秋。半个世纪

2、以来,徐庄小学从最初的泥胚房艰难创业至现在的楼房林立、声名远播,走过的是一条曲折坎坷,自强不息的发展壮大之路,其间风雨沧桑,校事沉浮,难以尽数。早在数年前,即有人倡议编修校志,实录学校发展履迹,以追念先贤,激励后人。但此项工作,进行起来异常艰巨,一则众多见证人或已作古,或已迁居他乡,知情者日渐零落;二则经过“文革”浩劫,校史资料多有阙漏,苦乏考证;三则工程浩繁巨大,学校人力不逮,故始终未能如愿。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社会同仁、校友问及此事,作为徐庄小学的领导,我们也越来越感到有责任将学校40多年发展变迁史作一梳理编整。2008年,徐庄小学

3、又迎来了她的新的一年,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借鉴历史,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办好有特色的重点高中,学校校务会遂研究决定编纂《徐庄小学校志》,同时成立校志编纂委员会,搜集线索,整理资料,于10月底完稿。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编委老师们6个多月的披沙拣金,集腋成裘,这本校志终于完成了。在校志编纂过程中,各编委老师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编排体例和内容上力求科学、系统、完整、准确,编写形式采用语文体,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直陈史实,只对少数影响深广的人和事略加评论。编写内容以时间为经,校务性质为纬,分门别

4、类整理成册,使读者能一目了然。考虑到部分史实因年事久远,见证人难免出现记忆失误,故采编时,对有旁证者则直录入书,对无旁证者只好暂付阙如。本志是几位编委老师精诚团结、亲密合作的产物。半年多来,编委老师们栉风沐雨,往来奔走,遍访知情者。在编写过程中,篇章曾数易其稿,甚至完全重写,如果不是大家众志成城、配合默契,要完成这一工程是难以想象的。本志的编辑出版,为广大读者了解徐庄小学、认识徐庄小学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我们发展教育、弘扬传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本志能顺利出版问世,也是社会各界领导、朋友和老校友关怀鼓励支持的结果。在校志编

5、纂工作遇到困难时,一些社会友好人士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不少老校友将他们珍藏多年的图片资料无偿捐献出来,大大丰富了校志内容。对此,向他们致以由衷的谢忱!黄金无足赤,白玉有微瑕。尽管我们在校志编纂过程中力求科学完善,但仍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祈广大读者不吝指正。张洪峰目录概述………………………………………1第一章沿革-………………………一4第二章行政…………………………6第三章教职工……………………13第四章学生…………………………19第五章教学-一……………………23第六章德育…………………………26第七章体育、卫生………

6、…………30第八章党群、组织………-……‘…-31第九章后勤…………………………33第十章基本建设…………·…………--35第十一章人物…………………………39第十二章荣誉…………………………41第十三章制度附录……………………43编后记………·………………………………”50概述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大队支部和校长赵子轩的领导下,1964年办起了徐庄小学,由于初办,办学条件差,当时只有六座土造草房作为教室,一间校长办公室,教室内桌凳全无,用土垒起土台作为桌凳供学生使用。当时校址在田老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基本上停课,直

7、到1968年上级要求复课,小学五年制初中二年制,从此,徐庄小学改为徐庄学校,当时有小学五班,初中二班,学校由田老庄搬迁到徐庄,1978年初中由乡办,徐庄学校又改为徐庄完小,1998年以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学生人数筑路逐年增长,原校舍陈旧,低矮、破烂,每逢雨季,屋漏如麻,有的教室成了危房,有时学校不得不又停课,这样的情况远远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师生的安全,适应教育的发展,1998年村委在原校址上扩地4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水泥结构的两层教学楼一座26间教室,8个班级,办公室6间,总投投资31。5万元,1999年顺利

8、竣工并投入使用,至此学生增加到460人,学前班由原来的一班增加到2班,幼儿人数达到70余人,教师由原来的11人增加到27人。有了新教室,教师全部到校办公。学校着手设置:音乐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德育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